花菇是香菇因受到一定特异性的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国内外群众的欢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花菇高产种植技术吧!
菇棚建造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建东西向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高、0.6米宽的门,两端门上方各留一个边长12厘米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每层8根,层距33厘米,共6层,可放500个菌袋,架上覆盖宽幅薄膜。
种植时间
花菇分为春栽、秋栽和冬栽三种,一般于秋天栽种,此时所产香菇多为花菇,经济价值较好。当日平均气温26~28℃时,可满足香菇菌丝体对温度的要求。菌丝经过60~70天的生长,即可长满袋,再经过10~15天即可完成转色。一般11月份出菇,春节前可出2潮花菇,春节后出1潮花菇、1潮厚菇、1潮薄菇。
养料配制
以栎木、果木木屑为主料,以农作物秸杆(大豆杆、棉柴杆)、麦麸、生石灰为辅料,其中木屑不低于70%,新鲜麦麸不少于20%。拌料时,先将木屑和其它主料倒入拌料场,堆成锥形,再把新鲜麦麸、石膏从堆顶撒向堆的四周,干拌2~3遍,将其混合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糖、磷酸二氢钾等混合溶于水中,分次泼入干料进行搅拌,拌料应达到“两匀一充分”,即各种干料混合均匀,料干湿均匀,原料吸水充分。
装袋灭菌
采用大袋栽培,将宽2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膜截成55厘米长的段,然后把一端用棉线扎紧,再用烛火灼烧使之熔化呈小球状。把培养料装入袋内,装料应松紧适当,装好后用棉线扎口,摆在铺有麻袋的地面上,配好的培养料要求在6~8小时内装完。将装好的料袋放入常压灭菌灶内,同时将一头封口的外套袋(袋长58厘米、宽26厘米)和脱脂棉放入蒸锅灭菌,锅内留20~30厘米高的空隙,用大火烧,使锅内温度在4~6小时内达到100℃后,保持温度36小时,停火后打开锅,待料温降至70℃时出锅,运到接种室。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菌种接种
选用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作菌种,如087、CR-02、L867、泌阳1号、泌阳3号等。接种室需事先消毒,待袋温降到50℃时把菌种、接种工具放入室内,每间房再用0.5~1千克的甲醛进行气化消毒8~10小时,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接种。接种以后套上外袋,接种最好在晚上或早上进行,接种时每袋接种3行,每行3穴,1瓶菌种接7~10袋。
发菌管理
接种后第1~6天,每堆堆6层,关门发菌,要求室温不高于28℃,相对湿度不高于70%。第7天翻堆,第7~14天,每堆堆5层,保持室温24~27℃,每天通风2~3次,每次0.5~1小时。第15天翻堆,并松开外袋扎口增氧。第16~19天,保持室温23~25℃,每天通风2~3次,每次1~2小时。第20天,脱去外袋,用牙签在菌丝周围袋上刺3~4个孔,孔深1厘米左右,以不触及生料为宜。第21~29天,穴间菌丝即可相连,此时应保持室温在22~24℃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并加强通风,降低堆层,防止高温烧袋。第30天,用毛衣针在菌穴周围袋上刺5~6个深2厘米左右的孔,并及时翻堆散热,第40天,用筷子刺孔若干个。第50~60天,当袋面有瘤状凸起时,必须及时排出袋内积水,使菌袋表面逐渐转色。
催蕾管理
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白天盖膜增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空气湿度在85~95%之间。晚上10时开始,打开菇棚40分钟,使棚内温度下降到10℃以下,以造成昼夜10℃以上的温差。这样连续处理3~4天,可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这时,再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5±3℃范围内,不久原基就转化为菇蕾。当菇蕾直径达0.5~1厘米,将菌袋微微顶起时,及时用刀片在膜上割1个“人”字形孔,让菇蕾从割口自由长出。当菇蕾长到直径2厘米时,开始培育花菇。
出菇管理
1、当菇蕾长到3分成熟时,及时掀开薄膜让微风吹蕾。当菇蕾长到4~5分成熟、尚不见花菇时,及时让阳光透进菇棚内,并加大通风量,促使花菇形成。当菌袋含水量不足菇蕾缺水或风速大菇蕾易脱水收缩形成花菇,此时要及时盖膜,让其生长发育。
2、在出菇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0~70%之间,防止湿度过高,难以形成花菇。形成花菇后要停止喷水,遇阴雨天要及时盖好阴棚和薄膜,对未成熟菇蕾任其长成普通香菇,对接近成熟和已经成熟的花菇要在雨前采收并及时烘干,防止花菇裂口愈合。
3、为了使采收花菇后的菌袋能再出菇,要及时补足水分,一般可采取浸泡或注射的方法,升高棚内温度到24~27℃,湿度为75%~85%,养菌7~10天。养好菌后补水,使菌袋含水率达到50%55%,从第三次补水开始,每次补水时需添加菇类营养素。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