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农业生产共使用5464万吨肥料,2017年为6179万吨肥料,2006-2011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对全国901万份土壤样品抽检调查发现土壤pH降低了0.8-1.3百分点……中国以不足20%的耕地面积,养活了25%的人口,中国耕地已经“积劳成疾”,改变耕作模式,尤其是施肥施药模式迫在眉睫。
顽疾一:土传病害多发
传统农业种植,多进行轮作,间作或休耕,随着经济发展,以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种植模式开始出现,于是就出现了过度用肥,以肥促产的耕作方式,长期的生理酸性肥料的施入,打破了植物的需求-供给平衡,导致土壤酸化严重,酸化的土壤利于喜酸性有害微生物繁衍、在土壤中形成优势种群,增加作物感病风险,提高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比如烟草的青枯病、?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以及线虫危害等。
顽疾二:土壤板结普遍
土壤胶体是维持土壤生态环境的生命线,过度(肥料)盐分离子投入,会导致土壤胶体凝聚,过少的有机投入会导致土壤胶粒的形成困难,最终导致土壤板结。板结土壤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根系呼吸作用受阻,严重影响根系生长。
以果树根系为例:当土壤中养分含量占土壤气体比例低于15%时,根系生长开始受到影响,低于5-10%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低于3%时开始趋于凋亡。
顽疾三:肥料利用率偏低
作物吸收养分有三种方式:截获、扩散、质流。任何一种吸收方式的高效发挥,都需要根系保持较高的活性,而根系保持活力的生力军就是根系的初生组织(根毛区),根毛的寿命只有7-15天。根毛的数量和寿命决定了肥料的吸收利用率的高低,缺乏有机质、板结、盐渍化都会减少毛细根的发生,最终导致水肥吸收功能障碍。施入的肥料不吸收,长势不好,促使种植户施入更多的肥料,如此反复,种植环境每况愈下。最终播种出苗难,缺棵少苗;移栽缓苗难,僵苗不长;成苗增产难,量少果次。
耕地已经“积劳成疾”,施肥施药模式迫在眉睫
面对以上问题,上至国家、下至企事业单位都在寻找解决办法,但科学种植路在何方?
答案就是对症下药:复合肥减量、菌肥跟上。
有种植户曾问我,农杂肥可以吗?10年前,我会说可以,现在再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仔细斟酌。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规范,农杂肥来源变少是其一,农杂肥中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高盐分的餐饮垃圾及较高的人工是其二,农杂肥变得越来越鸡肋。
也有种植户会问猪粪、鸡粪、鸭粪是否可以,如果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是可以的,但不充分腐熟发酵不完全、土壤中二次发酵,容易烧根,鸡粪中盐分高,反而降低肥料有效性,鸡粪pH低于5,导致土壤更加酸化,还有线虫等地下害虫虫卵多、重金属超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