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云南保山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摘掉“穷帽子”保山变“宝山”

2019-04-11 13:36:24浏览:1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群众在表演传统歌舞——打歌。

  瞿柯楠摄

  3月下旬,在云南保山的数天采访中,无论在少数民族村寨,还是在易地扶贫安置点,无论在修葺一新的小学,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工厂,我们看到,在这个多民族聚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带,穷帽子正被一顶顶摘去,好日子正在一天天到来。

  2018年,保山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7.57%降至2.41%。2019年是脱贫攻坚关键年,力争实现隆阳区、施甸县脱贫摘帽,90个贫困村、2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的目标,保山已经列出脱贫攻坚的最新时间表。

  “梦想家园”承载梦想

  在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一座名为梦想家园的社区是全乡最大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春分前后,数百栋灰瓦黄墙的安置房高低错落,成片的绿树红花点缀其中,生机盎然。

  走进搬迁户杨武的新家,120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十分敞亮。家门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上,清晰地记录了一家三口“挪出穷窝”的经历:2017年12月,他们获得6万元无偿补助资金,从当地资源承载严重不足的汪宣村搬到这里;2018年,在政府帮扶下,全家脱掉“穷帽子”,人均纯收入近9000元。

  “过去,在山区,我们住的是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就着急,担心房子会漏雨,甚至会坍塌。现在大不一样了!”杨武感叹。在梦想家园,像他这样的搬迁户一共2406人,来自保山的5个乡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9人。

  值得说道的是,这座梦想家园,从规划到定价,从建设到验收,搬迁农户和安置房主全程参与。“一切只为群众能搬进自己心中的‘好房子’,过上舒心踏实的好日子。”辛街乡党委书记纳一平说。

  而今,在保山,住上好房子已成为一件寻常事。车子驶出隆阳城区,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沿途地势平坦之处,常能见到一片簇新的楼群。不消多问,那定是全市222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中的一个。

  这几年,围绕易地扶贫搬迁7万多人的目标,保山市结合实际,全力出击,让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不但住有所居,还要住在特色鲜明的美丽村庄。

  从保山市施甸县县城驱车,盘山而行,颠簸1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藏于横断山脉南段深处的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这是一座全国特少民族布朗族聚居的村寨。

  一进寨子,一座占地10亩的布朗族文化广场跃入眼帘。青石铺成的广场四周,立着一座仿造布朗族传统建筑搭建的茅草顶一步楼,几根图腾柱高高耸立。

  “这两年,有了新广场,每到我们布朗族传统的火把节、神刀节,村民们都会聚到这里,一起跳会、打歌,许多游客也慕名前来。”哈寨村委会主任阿福友介绍。

  沿着广场两侧的石板路拾级而上,渐次呈现的村貌更令人眼前一亮。宽敞平坦的道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墙外,展现布朗族人生活劳作以及历史文化的壁画精美生动;墙内,一栋栋小楼青瓦白墙,修葺一新。

  2015年,云南省委办公厅定点挂钩、云南中烟集团对口帮扶木老元乡,投入数亿元,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生态环保等,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满地垃圾的泥巴路就此成为历史。发展的同时,哈寨村的传统民族特色也被妥善保留与开发,逐渐形成一张吸引游客的亮丽名片。

  当地扶贫干部说,像这样旧貌换新颜的村寨,在滇西边境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正越来越多。

  “挪穷窝”更要“拔穷根”

  “挪穷窝”,更要“拔穷根”。保山人深谙此理。在每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增收、创业、产业发展,都是当地人聊得最多的话题。

  在辛街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五子登科”工作法中,“脱贫有路子”便是重要一条。

  入户走访时,听说杨武的儿子杨恩有刚刚回乡创业,组了一支装修队,却苦于打不开局面,纳一平立即帮忙出招:“社区附近的大型机械交易中心正在招租,有不少优惠政策,你可以去租一个铺面,先从卖建材做起。另外,乡里会定期举行免费的创新创业培训,欢迎你来听;我们社区还有一个求职就业青年服务群,我把你拉进来……”一番话后,腼腆的杨恩有脸上多了笑容。

  近两年,为了让贫困群众在易地搬迁之后真正脱贫,纳一平和同事们带领梦想家园的居民探索了多条致富路: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等现代农业,增加收益;组建居民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提供卫生保洁、土地托管等就业岗位;成立劳务输出协会和合作社,带动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帮助申请无息贷款,鼓励青年在本地创新创业……

  目前,辛街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率高达98%,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户均就业1.6人,月均工资收入超2500元。

  自2015年开展“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以来,木老元乡同样将产业发展列为“七大工程”之一。

  “山上‘药材羊’、山中‘核桃鸡’、山下‘果蔬牛’,这是我们因地制宜,结合乡里立体型气候特征而推动打造的产业格局。”木老元乡党委书记王冰凌说。这部“山字经”为哈寨村及其周边多个村寨的村民注入了持久的致富活力。

  越来越多热心公益的企业也参与进来,帮助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在距隆阳城区30多公里的水长乡,就有一座初具规模的“扶贫工厂”。

  2016年底,在乡里一处名为艾家洼的安置点附近,3名保山企业家合伙投资数千万元,建起了一座中药材加工厂——嵘煌药业有限公司,并与700多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对子,优先招收他们到工厂做工。

  “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在这里办厂,还能帮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解决就业。”药业公司合伙人杜朝云说,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此前,受制于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水长乡贫困人口集中,生产能力低下,一些人甚至脱贫后又返贫。现在,有了这座“扶贫工厂”,村民们多了创收的新路子。

  在工厂的分拣车间,杨国芳和老伴坐在一堆续断旁,麻利地切根,用以分级。这对住在艾家洼的老夫妇告诉记者,农闲时,他俩一起来工厂打工,每天能挣160元,抽空还能接送娃娃上下学,日子有滋有味。

  解决“心病”用心铺路

  相比村容村貌,更大的变化在人的面貌。

  前两年,保山的扶贫干部常面临一个相似的苦恼:房子建了,道路修了,少数贫困群众却因存在“等靠要”心理,思想难脱贫。大家都明白,只有啃下“精神脱贫”这块“硬骨头”,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准脱贫”。

  怎么办?木老元乡根据“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的思路,探索出一条“评星定级”的破解之道。

  在哈寨村,每家每户门口都贴着一张“评星定级牌”,上面列着环卫星、敬老星、教育星等8个评星项目,涉及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村民小组长召集群众,一年评定一次,评星结果与村民申请各类民生项目的结果挂钩。村民们不再对乡村建设袖手旁观。

  如今,哈寨村里,每条石板路上都分段写着不同的人名,以此标示这片区域的卫生负责人。经过一条石板路时,阿福友摇摇头道:“还不够干净。平时,路边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动物的粪便,我们还要继续抓。”现在,乡村治理已被每个哈寨人视为自家事。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旧。脱贫攻坚,只有从扶贫干部的“独角戏”转变为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才能持久,才有后劲。保山的扶贫干部们想妙招,用“心药”,扭转群众的固有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2018年,辛街乡在梦想家园建起了一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我们希望借助农民讲习所,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让易地搬迁安置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纳一平说,为社区居民建这所“精神家园”,目的是要打掉陈规陋习等阻拦乡村振兴的“拦路虎”。

  同样是在2018年,距离哈寨村约20公里的四大山山腰上,由云南中烟公司赞助新建的施甸县木老元乡民族学校落成并投入使用。全乡所有适龄孩子都集中到这座崭新的寄宿制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黄褐相间的高层教学楼大气沉稳,兼具民族风情。四周,男女生宿舍、教职工宿舍、足球场、篮球场等一应俱全,教学楼内还设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网络信号十分通畅。村民居住分散、孩子上学不便、各村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老问题迎刃而解。

  主教学楼前的展板上,校长朱有瑾贴了4张地图,分别是木老元地图、云南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我希望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同时也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放眼世界,走出大山。只有这样,我们木老元乡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改变老一代的思想,打开下一代的眼界,保山人孜孜以求的,正如木老元乡民族学校的校训:“不怕眼前山高,只怕心中没路。”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加沙动物园40只动物赴约旦寻求“新生”

上一篇:

国外日渐兴起另类养老方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