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的尽头,由当地群众组成的农业种植小分队正忙着作业,他们分工明确,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工夫,就铺设完了一整块农田的地膜;离小分队不远处,东乡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正穿梭于田间,指导群众施肥、撒农药、覆膜等,一幅“春到时节人更勤,迎风耕作盼丰收”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
过去,卡家村的群众仅仅依靠几亩薄田勉强度日,在村里很难找到日子过得像样的人家。“以前,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只知道种地,观念老旧。现在,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日益推广,大家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靠流转土地,发展养殖来增加收入。”在卡家村生活了一辈子的75岁老人尤努斯说,“现在,连我这个‘老顽固’都把家里的土地作为股本进行流转,坐等年底分红。”尤努斯掐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家里以每年1500元的价格流转7亩地,仅这一项,年底就有10500元的进账。
和尤努斯一样高兴的,还有卡家村农户马赛飞。在他看来,光靠种几亩薄田解决温饱没问题,但要想实现增收致富却很难。把土地流转出去,年底就有了固定收入,再用家里的玉米秸秆制成的饲料喂养几头牛犊,才是顺利实现增收致富的正道。“土地流转加上搞养殖的钱,一年算下来也能挣2.5万元,几年以后,家里的贫困面貌肯定能够改变。”他说。
在东乡县,土地流转与“粮改饲”同步推进,成为当地很多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门路。东乡县积极探索推广“农户自种、订单收贮、专业生产、免费收贮、半价配送”等“粮改饲”收贮模式,形成了“饲草料(秸秆)种植加工+牛羊养殖+粪污还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循环农业生产。
据五家乡乡长马维忠介绍,政府与群众签约,把他们的土地进行流转,然后集中连片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等秋后,再通过青贮、黄贮、全贮等手段,把秸秆转变为饲料,为农户后续发展牛羊产业贮好草、备足料。“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作物统一管理和精细化种植,让群众既是工人,又是‘出租户’;而‘粮改饲’,又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牛羊的‘美味’,促使靠牛羊发展产业的群众不再为饲料发愁。土地流转与‘粮改饲’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两项工作的同步推进使得群众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马维忠说。
近年来,东乡县立足旱作农业发展实际,抢抓国家、全省开展“粮改饲”试点和牛羊产业精准扶贫行动的机遇,把“粮改饲”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着眼于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粮改饲”和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为全县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