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我们日常吃的食品当中,80%以上来源于农产品,可以说,食品安全的源头在于农产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15日在北京表示,随着一系列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进入到依法监管的新阶段。
当天,全国政协办公厅制作的第四期“委员讲堂”上,王静做了题为“舌尖上的安全”的讲演。节目在全国政协官方网站等平台播出。
王静介绍,针对农产品安全保障,中国制订了五级标准,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有声音认为,中国农产品安全标准比国外低。王静指出,标准制定要遵循很多原则,没有两个国家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她以莱克多巴胺(瘦肉精)为例说明:中国和欧盟严禁使用瘦肉精,而美国允许使用,并设定了具体的限量标准。
她进一步指出,相较发达国家,中国安全标准制定起步晚、数量少,但发展步伐非常快。2012年,中国就322种农药残留制定了2293个限量标准;到2018年,中国已就483种农药残留制定了7107个限量标准。
王静同时表示,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相关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监管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生产过程污染仍较重等。
她还谈到,现在网络上流传许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案例,其中很多是谣言,民众应有科学认知,学会辩别真伪。作为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才能建立起“舌尖上的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