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提”出“老大难”,集中讨论“议”出金点子,合力实施“结”出富裕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在脱贫攻坚中,摸索出“议贫会”工作机制,极大激发了干部群众主动性,解决了一大批脱贫致富瓶颈问题,取得较好效果。
庭院增收说个透
“下午5点半村部开‘议贫会’,讨论庭院经济,家里说了算的去!”“收到”“收到”……入夏前,扎鲁特旗鲁北镇义和碑村的微信群里信息不断。
天色已晚,村委会会议室灯火通明,随着最后几个人连跑带喘、满脸歉意地赶到会场,这个村今年第五次“议贫会”召开。
义和碑村山地多,干旱缺水。干部此前走访发现,大家普遍想利用庭院增收。
“我们多次研究考察,准备了‘塞外红’果树、口蘑两个适合当地庭院的推荐项目。”村第一书记王晓东开门见山。
“这果树能过冬不?谁教大家种?”贫困户杨泽明第一个发言。
“我去过市林科院,他们培育的‘塞外红’用本地山丁子嫁接,耐寒,过冬没问题。”村党委书记张子学边翻看笔记边回答。
“种植不用怕,我老丈人是果树专家。”鲁北镇党委书记崔雷雷接话,“到时我给联系免费指导。”“崔书记可得给老爷子好好做工作,不然我们还得花钱学。”杨泽明一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果子好卖不?不好卖,我可不种。”71岁的贫困户吕凤荣大声问道。
“‘塞外红’果实香甜,耐储存,这几年在南方很受欢迎。”王晓东笑着答道,“一棵盛果期的树一年结果300多斤,去年每斤4块钱还供不应求。吕大娘放心吧,不愁卖。”
“果苗贵不贵?”一名贫困户又问。“6年生的苗木市价涨到100多块了,但市林科院为支持咱们脱贫,每棵只卖30块钱,品种也更可靠。今年种下去,后年就能大量结果。”王晓东说。
会议室里,大家热烈讨论,从购苗、栽苗说到植保、销售……吕凤荣当场报名种植10棵果树,“有这么多好政策,我先种上试试。”
晚上8点多,会议室的灯才熄灭,13名贫困户报名种植150株果树。
干部真正坐上炕头、走进地头 群众就有奔头、干头
“议贫会”源自解决农牧民诉求的工作实践。2016年,有部分农牧民到苏木乡镇、嘎查村反映诉求和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有困难、对贫困户纳入不认可、帮扶干部不接地气、工作不到位等。
对此,部分苏木乡镇尝试组织包联干部深入走访,召集有关干部、贫困户坐在一起,讨论脱贫问题和解决办法。扎鲁特旗扶贫办主任马显赫说,这种机制取得较好效果后在全旗推广,并被称为“议贫会”。
“议贫会”让帮扶干部更深入走访群众,主动谋划脱贫思路。“不真正坐上炕头、走进地头,就不知道贫困户想啥、盼啥,也就不知道会上到底‘议’啥。”王晓东感慨地说,“议贫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最终才获得了群众认可。
据统计,“议贫会”推行以来,2000多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深入包联嘎查村与贫困户座谈商议,详谈生产生活状况、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共商脱贫之计、共议致富之举。
“议贫会”还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去年义和碑村的一次“议贫会”定下了庭院养殖,吕凤荣报名养了2头猪。“会上干部们把抓猪养仔、疾病防控啥的都给考虑到了,有专人教,咱跟着养上一年也学会了。”她说。
但吕凤荣不满足于养猪,她家院子近500平方米,猪圈之外还有很多空间。“总琢磨着种点儿啥挣钱多,这次会上感觉‘塞外红’不赖,‘议贫会’给我们出‘金点子’!帮扶干部那么上心,咱们哪能不好好干呢?”吕凤荣笑着说。
截至目前,扎鲁特旗已召开“议贫会”2200余场次,“议”出问题2000余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1000余件,受益群众4万余人次。
巩固脱贫成果 带动乡村振兴
4月18日,扎鲁特旗正式退出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序列。“议贫会”工作机制助力扎鲁特旗摘掉贫困帽子,但这个旗摘帽不退责任,继续深化“议贫会”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带动乡村振兴。
“‘议贫会’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制约百姓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下一步要继续以‘议贫会’夯实脱贫成效。”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梁铁宝表示,要在全旗239个嘎查村实现“议贫会”工作机制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台账、会议记录、影像等佐证材料。
同时,“议贫会”还将坚持问题导向,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旗委书记白立柱说,产业振兴是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议贫会”从“议”如何摆脱贫困,到“论”如何致富振兴,真正做到以“议贫会”带动乡村振兴。
目前,义和碑村的150株“塞外红”已经在果树专家指导下全部种好,一株株果树在阳光照耀下扎根生长、蓄积力量,等待着结出丰收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