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枇杷成熟的季节,当我们坐在家中,品尝着从超市买回的枇杷时,有一位残臂老人正为自家枇杷的销路而发愁。
来到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留驾山,一位老人正在门前徘徊。远看,他那瘦弱的身躯和残缺的左手格外引人注意,近看,紧锁的眉头让他脸上的皱纹更加明显,满头白发的他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苍老,让人不由心生怜意。
这位眉头紧锁的老人叫王能望,今年61岁了,早年间家里经济条件特别差,为了赚钱缓解生活压力,冒险从事炸石头的高危行业。在一次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前臂炸断,从此无法从事重活累活,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虽然失去了左前臂,但生性坚强的王能望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四处找活干,尽自己最大努力养家。2013年,看着家乡枇杷发展越来越好,他也开始种植,默默地坚持到现在,从没一句怨言。
王能望家中共种有30亩大五星枇杷,今年雨水较足,枇杷长势特别好,总共能产6000斤左右的枇杷,是个丰收之年。
本该为丰收而喜悦的王能望为何却犯起了愁呢?
“枇杷卖不出去,每天急得睡不着。”王能望说,他的孩子都在外地务工,家中枇杷全靠他和妻子两个人打理,因为年纪较大,采摘枇杷外出售卖比较困难,游客上门采摘是他们最主要的售卖方式。但今年因雨天较多,枇杷成熟期推后,前来采摘的游客较少,再加上自身人脉关系较窄,销路不宽,造成滞销。如何将枇杷售出便成了他们的难题。
诉说完心中难题后,王能望带着记者前往枇杷基地。
来到枇杷基地,成片成片的枇杷树布满整个山丘,每棵枇杷树上都挂满了一个个纸袋子。
“用袋子把枇杷装起来,能够防鸟啄,防开裂,能够提升枇杷的品质。”王能望说,为了让枇杷的口感好、水分多,让游客吃得开心,他和妻子顶着烈日,一棵树一棵树、一串果子一串果子地包起来。
望着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袋子,实在无法想象他们在太阳底下暴晒了多久才完成。
“我们从来不洒农药。”王能望说,他经常一大清早就起来除草、平整土地,既能方便游客采摘,又能减少杂草对枇杷的影响,让枇杷变得更加香甜。
说完,王能望摘下一颗枇杷让记者品尝,剥开皮,双指轻轻的按压,果汁不停溢出,将其放入口中,厚实的果肉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拜托你们了……”临走之际,王能望紧紧地握住了记者的手。
车渐行渐远,后视镜中的村庄越来越模糊,但王能望顶着烈日套袋子、单手挥着锄头除草的样子却在脑海挥之不去。
对于王能望这名残臂老农来说,枇杷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收入,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他为枇杷付出了许多心血,如今枇杷一颗接着一颗地烂去,他生活的希望也一点一点被磨灭。在此,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抽出一点点空余时间,去体验采摘枇杷的乐趣,帮帮这位残臂老农,用你们的爱心之火,点燃这位老人生活的希望。
枇杷园位于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留驾山(核电站前方100米三岔路口处),王能望老人的电话是18371537048, 入园采摘可以免费吃,带回探望亲戚朋友15元/斤,量多者还有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