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会笑的眼睛。很难想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农民”。“我包地种葡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被村民说‘中听不中用’。”谈到包地的初衷,王晓奕腼腆地笑了。
王晓奕是2017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小在城市长大、读书,王晓奕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按照中国农大对她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她的大部分学业要在河北省曲周县农村度过。这里有中国农大建立的“科技小院”,她要吃住在此,一边做研究、写论文,一边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
前衙村有近2400亩耕地,超过2000亩种植了葡萄,有30多年葡萄种植传统。然而,近几年传统的葡萄种植遇到了麻烦。
“多年种植葡萄,土壤‘累坏了’,病虫害加剧,葡萄产量和品质一直在下降。”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说,群众看葡萄长势不好,就使劲施肥浇水打药,可效果并不明显。
前衙村支柱产业遭遇瓶颈,必须更新种植理念,改进种植方式。
2017年9月,龙书云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请求师生们提供技术指导。随后,王晓奕和同学们来到前衙村,他们住在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里,建立了“前衙科技小院”。
刚到村,王晓奕就和同学们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调查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找到问题根源后,王晓奕等人开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滴灌、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他们在前衙科技小院里做了非常直观的模型,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手把手”培训。
可是,不少村民对科技小院宣讲的技术不以为然。“我种葡萄20多年了,你们弄的这套办法是‘纸上谈兵’,真正用起来肯定不好使!”当时,村民郭连成摇着头说。
王晓奕以前从来没种过葡萄,甚至连葡萄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要给群众讲种植技术,她心里也没底。群众问的问题经常答不上来,自己憋个“大红脸”。
“自己动手种葡萄,看看这套技术管不管用。”王晓奕和同学们暗下决心。2018年3月,他们自掏腰包凑了6000元,承包了一亩三分地,作为葡萄种植新技术试验田。
对王晓奕来说,这是“背水一战”。“自己种的葡萄树要是长不好,白白损失了承包费不说,以后也就别在村里‘混’了。”她说。
20多岁的娇娇女,从此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爱美的她下地时也会涂防晒霜、穿防晒服,但是那股风风火火的劲头丝毫不逊于真正的农民。农户平时用的普通打药桶,装了半箱药水后她能轻松背起来,穿行在田垄之间。田间的劳作,经常累得她腰酸背疼,浑身像散了架,有时甚至胳膊都抬不起来,吃饭端碗不停地颤抖。但看到新技术在葡萄田里逐渐发挥出优势,她渐渐乐在其中。
白天干农活,晚上写日志、分析数据,王晓奕从什么都不懂到葡萄种植“百事通”,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每天一出门就有很多人围过来问这问那。“我们这姑娘可好了,人长得漂亮,葡萄种得也好,乡亲们把她当‘宝贝’。”一位村干部说。
2018年8月,王晓奕种的葡萄丰收了。试验田不仅在水肥上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葡萄的品质还特别好。产量提高10%,节水率41%,综合节肥率43.46%,水肥管理省时省工,除草剂使用次数为零……“硬邦邦”的数据说话,农户们彻底服了,葡萄种植新技术迅速在田间推广。
然而,王晓奕探索改进水肥管理技术的脚步没有停下来。2019年3月,她和当地两个种植户合作,将试验田扩大到了14.7亩。
“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果品等综合计算,如果村里2000多亩地全部用上新技术,每年可增收400万元。同时,可大大节省人工,减少群众劳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龙书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