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虾稻田里翻出金疙瘩

2018-11-11 14:16:47浏览:42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杨丹丹近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村民崔兴文忙碌起来:除了种好稻、养好虾外,作为乡里龙虾养殖顾问,他还要

本报记者杨丹丹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村民崔兴文忙碌起来:除了种好稻、养好虾外,作为乡里龙虾养殖顾问,他还要手把手地技术指导合作社的社员们“虾稻共养”。

2014年初,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的双河村,仍保留着传统耕种方式,一年两季庄稼,靠天吃饭。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当时,该村贫困户达117户,贫困发生率近20%。如何实现“户脱贫,长脱贫”“村出列,常出列”,造甲乡党委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扶贫开发新路子。在扶贫调研中,双河村大岗村民组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崔兴文走入扶贫工作队的视线。通过深入了解,扶贫工作队发现,崔兴文对养殖业颇有见解,尤其谈到“虾稻共养”,更是滔滔不绝。

51岁的崔兴文3岁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左下肢的终身残疾。由于妻子、岳母均是智障残疾人,以致家庭成为双河“第一贫”。尽管身患腿疾,但崔兴文善于钻研,种过莲藕,养过泥鳅、黄鳝,虽然经历过不少失败,却从不气馁。2008年春天,崔兴文通过参加当地残联组织的专业培训,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他从网上发现,养殖龙虾不仅不需要出重体力,而且成本低,利润大。于是外出拜师,在掌握全部养虾技术后,他三管齐下。即将30亩水塘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养虾,一部分开辟成稻田养虾,另一部分用于繁殖虾苗。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双河水体清洁,他在龙虾塘内模拟湖泊生态环境,种植伊乐藻、水花生等植物,平时既可静化水质,夏天又可为龙虾蔽荫,防止龙虾早熟。同时在喂料上以玉米、豆粕等各种野杂食为主,并自建了小电站,经常注入新水,既助龙虾脱壳生长,又保养虾稻田的水稻不施化肥。在此基础上,他四处奔波,与合肥、淮南等地的大酒店建立了长年的供货协议,保证了龙虾产得出、销得掉、卖高价,年收入高达10多万元。

在政府引导下,崔兴文发动成立龙虾养殖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社员100多人,其中残疾人36人,在双河村创下了养虾千亩的神话。“虾稻共养”的成功探索,不仅让最初加入的贫困户增收脱了贫,也让这位身残志坚的带头人出了名。为了帮助更多贫困户,崔兴文又成立了龙虾养殖协会,利用农闲及夜晚向参与种养的贫困户传起稻田养虾的门道。

“虾稻田里能翻出金疙瘩。”近年来,造甲乡在全国新型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浪潮中,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利用低洼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着力打造“虾稻共养”新模式。目前,从事“虾稻共养”产业的农户还在不断增加,部分种粮大户也加入这一特色项目。据统计,该乡“虾稻共养”面积近万亩,养殖区域涵盖全乡13个村(居),亩均稻虾增收5000余元。当地政府已集中整理出“虾稻共养”基地1800亩,目前,二期整理正在如期进行中。造甲乡政府还建立电商服务中心,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借助“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打造自主品牌,推介乡村特色农产品,让贫困户腰包鼓起来。

造甲乡把龙虾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聘请崔兴文为全乡龙虾养殖顾问,在双河水库沿岸的双河、双丰、六方三乡贫困社区构建了万亩龙虾基地,修通了龙虾大道,开辟了龙虾观光一日游,专门举办了龙虾节,打造了“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保证了近千农户实现了养虾致富。去年,造甲乡实现了全面脱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江苏省盱眙县小龙虾进入丰收季

上一篇:

小龙虾供应链上的餐企混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