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自从2012年推出“吉林巧姐”手工制作这个居家就业项目后成果斐然,数百名农家女从此焕发新生。
一团泥巴、一把秸秆、一块花布,经过一双双灵巧的手之后,便成为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并有了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吉林巧姐”,草根本色、地气十足,默默传承着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星星之火。
2012年,省妇联围绕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创业需求,实施了“吉林巧姐”手工制作项目,将传统手工制作与地域特色和民间文化艺术相结合,以“协会+企业+基地+家庭”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构建妇女就业托底安置的“无围墙工厂”。
吉林巧姐
吕慧敏:传统工艺需要创新
“传统工艺在传承和发扬的同时,要有时代的创新,以创新来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并拓展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的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吕慧敏颇有感触地说。
不采用模具工厂化生产方式,每一件作品都是纯手工捏制。从活灵活现的生肖造型到有地域民族风情的萨满图腾,从精致古朴的项链到满含创意的挂件,一张张普通的彩陶泥块,经过揉捏拼粘、雕磨刻画,在吕慧敏的手中变得充满灵气,蕴含了更多的独特魅力。你以为她玩的是泥巴,其实她“玩”的是文化。
对于作品的要求,吕慧敏从来不含糊,她还会在古老的图腾中加入创新,从将易碎的原材料替换成进口彩陶,再将涂釉工艺升级成抻丝贴制,她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我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妇联对我的帮助,引导我、帮助我开展巧姐培训,累计带动百余名学员,助我扩大了生产规模。”吕慧敏说,她得到的实惠可不止这些,两年来她还参加妇联组织的年货大集,创悦市集等,为她搭建了拓展市场的平台。
胡双庆:“创”出一片新天地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幸运的是,我在妇联组织的培训中,学到了‘点金术’——草艺编织,从此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越过越富足越幸福。”辽源市的胡双庆高兴地说。
“每年秋收的时候,我们这里都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不仅污染空气,也浪费资源。另外每到农闲的时候,大量的人员闲置,没有事情做就聚在一起玩麻将。我想如果能把我学到的手工编织教给她们,即可以把桔杆‘变废为宝’,又可以赚钱,这样多好。”于是,2013年,在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胡双庆成立了东霖草编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几年来,通过培训和发放订单,逐渐在村里建起了农村编织网点。
“现在,我的创业梦想实现了,生活好了,但我不能忘本,我得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参与到创业就业中来。”为了能有效解决农村妇女的再就业问题,2016年,胡双庆创办了以草编为主题的创业创新“她”空间,开展活动五期,培训妇女经纪人260人。
吉林巧姐
巧姐村:让农村妇女“忙”起来
众多吕慧敏、胡双庆似的成功事例,让妇联组织看到了妇女创业就业的新“绿洲”。就这样,省妇联决定在各市开展特色“巧姐村”创建活动,培育一村一品。目前,全省已有58个村开展了各类“巧姐”项目的培训,推动吉林手工制作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4月的一天,辽源市东丰县猴石镇巧姐村里,留守的“能工巧匠”会坐在合作社里一起制作草编制品,她们正使用即将消逝的工艺,打磨和追溯过往的时光。张桂香就是其中一位,她娴熟地将手里的玉米叶拈成条状,草绳穿梭其中,压实、编排、续叶,不到1个小时,一个手编的提篮便完成。“以前,我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根本没时间出去打工,感觉自己和这个社会完全脱轨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天过得特别充实,编织让我们既打发了时间又挣到了钱,怎么能不爱上它。”张桂香面露喜悦。
辽源市妇联从2012年开始实施省妇联的“吉林巧姐”项目,组织700多名城乡妇女参加“吉林巧姐”手工制作培训,其中380人通过培训后实现了增收。从2016年开始,该市还实施了“巾帼巧姐村”扶贫计划,目前,已在全市创建10个“巧姐村”。
品牌需要精心培育和打造。为了让“吉林巧姐”更响更亮,省妇联成立省级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委员会,建立各级妇女手工制作协会,发展会员企业200余家,创建“巧姐”手工制作基地109个,推行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加工、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带动8万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一路走来,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巧姐”正在尝试着通过改良工艺,使古老工艺迎来新商机,让变废为宝的“手工创业”成为城乡妇女就业的新增长点。
“吉林巧姐”不仅继承和改良传统工艺更让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的生机,更给城市乡妇女带来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