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的经济综合能力的提升,政府对扶贫的工作也是一直未曾停下脚步,各种扶持扶贫政策上的实施到人民群众中来,在30多年前福建赤溪村就是一个贫困村,经过政府的扶贫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走上了小康的道路。
但是在今天,脱贫之后的群众又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守着两三亩的茶园过安稳日子,还是乘势而上再大干一场?
采茶
村西头的老王家,一家三代人围坐在一起,他们正在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着一件攸关未来的大事。
“要说现在日子也能过,吃饭不愁了,但腰包还是不够鼓。”51岁的男主人王桂缪喝了一口自家制作的红茶,扫了一眼众人,率先开了腔。
这是个典型的山里汉子,中等身材,眼睛炯炯有神。他是远近闻名的制茶“老把式”,三年前被长沙两家茶叶合作社聘为师傅,开出每月9000元的工钱。前些天,合作社老板又打来电话请他去上班,但眼看着村里变化越来越大,他动了自己办茶厂的心思。
地处闽东大山深处的赤溪村是曾经穷的连衣服都轮流穿的少数民族小山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群众的努力下,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5000多元。
脱贫之后怎么办?老王的这场家庭会他早就想开了。
家庭会上,围绕着要不要办茶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老王的父亲王德贯沉吟了半晌,开口说话了。“办茶厂是好事,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说,“上班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办厂可是要操很多的心。”
老父亲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位72岁的老茶人30多年前就曾和别人承包过茶厂,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原因,不仅没赚钱,还赔了不少,最终还是到茶厂打工。
“你的担忧我知道,但现在时机成熟了,再不干就晚了。”老王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这几年,赤溪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山高路陡,现在离高速路口不到半小时;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去年游客达到20多万人次;村里的茶叶绿色、无污染,备受欢迎;村民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当老王摆出这些事实时,一旁的老父亲也不停点头。
和父亲说话,老王的眼睛却始终盯着坐在对面的儿子王忠建。“90后”的小王遗传了家族的制茶天赋,还接受了专业的茶叶教育,具有国家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等职业资格,并在制茶、评茶比赛中获得过各种奖项。
这位有大学文化的新茶人,在老王看来,是最有条件回乡一起创业的好帮手。小王的态度很关键。
“我同意父亲的意见,我也想回来一起办厂。”小王的话音一落,刚刚还有些蜷缩的老王,腰杆一下挺直起来,嗓门立马提高了好几分:“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我们一起干!”小王现在在泉州的一家茶叶机械公司上班,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说话间,老王的妻子拿来一摞名片,上面印着“创业茶庄”和儿子的名字。看到名片,老王笑得有些窘迫。原来老王早就想让儿子和他一起干“大事”,两年前就印制了这些名片,不过不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一直放在橱柜里,儿子也是第一次看到。
老王的父亲戴上眼镜,仔细端详着名片,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时,家庭会议的氛围更加热烈起来。和老王坐在一条板凳上的妻子井冬玉早就看出丈夫的心思,她一直催促老王早点出来闯一闯。坐在边上的女儿、女婿也表态支持,他们说可以借助电商帮助茶叶拓展线上销售。
身边的老父亲也发话了:“干起来,我老头子也可以帮帮忙,发挥一些余热。”
老王又开腔了。办茶厂有三件事要解决:一是前期投入要20万元,一是闲置的老宅用来做厂房,通往老宅的路要修。另外,办茶厂不能单干,要成立合作社。
“对,是要成立一个合作社。”小王接过话茬说:“先把我们家附近三五十亩的茶园用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我学的茶学,又懂茶叶机械,可以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实现采茶、制茶、销售一条龙。”
老王的眼光转向坐在大门旁的村第一书记王纯华。旁听的王纯华当场表态说,合作社可以以大学生创业的形式,由村里帮助申请贴息贷款,路的事可以考虑纳入到旅游规划建设中来。
王纯华一番话让老王咧着嘴笑起来,连忙起身道谢。
最终,家庭会议商定:小王6月底向公司提出辞职,老王着手修缮老宅子,到秋季,茶厂正式开张。
夹杂着方言的家庭会议,记者有些地方听不明白,但可以看得出,老王家延续了几十年的“茶事”,要发生新的变化了。
这时已是午后三点。远处的青山更加浓郁,门口的溪水潺潺流过。老王兴冲冲地戴起帽子,走出家门,上山挑茶。阳光下,他的步子更快了,身影打在青石板上,拉的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