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西安杨建华弃城里稳定安逸生活毅然返乡建玉米加工厂 年产6800万元

2018-11-11 18:15:32浏览:8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玉米是我们高产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许多的粮食来源都是靠玉米,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玉米的庞大市场也让许多人放弃原有的

  玉米是我们高产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许多的粮食来源都是靠玉米,比如养猪、养鸡、养鸭……玉米的庞大市场也让许多人放弃原有的工作而投入玉米行业中来。杨建华就是其中一个。

  2003年,而立之年的杨建华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放弃打拼多年在西安经营的农副产品贸易生意,放弃城市里稳定安逸的生活,毅然返回家乡北屯村,拿出全部家当筹办阎良区金谷玉米糁加工厂,目的是就地加工转换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提升农民纯收入,开辟出一条种粮致富的新途径。


玉米

  安置剩余劳动力近30人,年销售收入达六千余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杨建华的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的“秦鑫”“恒秋”牌产品荣获“西安名牌”和“陕西省著名商标”,更多的老百姓跟着他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研发创新

  攻克玉米加工技术关键环节

  创业初期,杨建华回忆,首批生产的玉米糁销售却一路受阻。有位好心的经销商告诉他“你们的产品那是什么玉米糁,简直就是猪饲料。”这给他当头一棒!他果断撤回300吨已上市的玉米糁,为此刚开始就损失了80万元。

  面对一袋袋失败的产品和亲人痛惜的抱怨,杨建华并没有被吓倒,而是迎难而上,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聪明人总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杨建华意识到玉米脱皮处理技术不过关,是导致生产质量的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于是他组织研发团队,请教专家,反复探索,先后进行了十余次技术创新,改造设备50余次,累计投资600余万元,终于在玉米加工的核心技术——玉米脱皮处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核心技术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目前都处于领先地位。

  如今,鑫谷公司已获得国家技术专利12项,其中有8项专利技术填补国家空白。生产规模由当初的日加工50多吨能力提高到现在的200多吨,每年可加工转换玉米占我区玉米总产量的50%以上,形成一个建筑面积19000m 2,职工26人,年产值达6800万元,销售网络分布全国各地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

  积极践行低碳环保循环经济

  玉米加工企业主要的污染来自原粮收购入库和出库排放出的粉尘。为了减少污染,杨建华选择了除尘效果最好的设备,又投资20万元改造了清选设备。改造前,原粮收购中产生的杂质每年达100多吨。

  改造后,连续三年来,收购量虽然逐年增加,产生的杂质却下降了15%,20%,和28%.有力地保证了原料玉米的品质。这部分杂质原来堆积如山,或者倾倒,或者焚烧,造成很大的污染和人力物力损失。现如今,他们把这部分杂质分级处理成“初杂”“中杂”和“细杂”。“细杂”变成了饲料,“初杂”和“中杂”成了附近养殖户养鸡、鸭、的抢手货,促进了多种经济的发展,为公司每年创收10万余元。

  前几年杨建华投资100万元,自行设计了“一横两纵”长100米,全封闭地下通道式输送原粮模式,彻底杜绝了粉尘满天飞的现象,创造一个安全环保、卫生达标的生产环境。

  在公司里,大家总是看到一张真诚亲切的笑脸,杨建华把员工视作亲兄弟。公司职工张文耀的老伴身体部分肝脏因患病疾切除,体弱多病,加之家中唯一的儿子意外去世,生活贫困。代红亮父亲瘫痪在床,母亲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困难,他不仅拿出1万元补贴他们,还向上级工会和民政部门争取扶贫救助2000元。为了让员工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他投资5万元购买安装净水设备,让员工喝上了卫生的纯净水,甚至连厕所都备方便用纸及烘手器。

  2014年冬季,杨建华看到部分员工衣着单薄破旧,就购买2万元棉衣送给职工。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杨建华就想着怎样合理地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他主动和公司工会主席商议,在公司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过协商职工工资每年递增了10%以上,工人平均工资由2010年2000元/月增长到4000元/月。

  源头管理为耕者谋利食者造福

  常言道“食以粮为源”,为了能收购到优质的玉米原粮,杨建华成立“瑞丰”、“合丰”粮食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引进特色玉米品种“驻玉339”、“先玉335”,同时联结周边2000多户农民种植有机玉米,户均纯收入净增2000多元,推动了20000亩优质无公害玉米种植基地发展。有机玉米产地、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认证证书”和“质量生产安全认证”。这些金色、天然、优质的玉米原粮源源不断地经过鑫谷人辛勤劳动,制造出了深受喜爱的玉米糁,玉米粉,玉米次粉系列产品。

  作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杨建华努力在这个特殊岗位上展现风采,致力企业,心系民众。2003年非典期间,他积极捐款捐物;2008年汶川玉树大地震,他踊跃捐赠钱物。多年来,修路助学,救助弱势人员,困难职工,杨建华累计投入30多万元,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另外,杨建华还特别关心帮扶社会特殊群体人员。三年来,他先后接纳6名社区矫正人员。鑫谷公司为此被确立为我区唯一一家“新航中途之家”。

  “目前,我正在和国家农业部进行项目合作,争取使公司的产品及技术走出国门。”杨建华说,她就是把公司建设成科技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企业,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群众服务,带着大伙一起致富,为社会做贡献,推动经济改革发展,履行好肩负的社会职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四川德昌烟袋子变成“钱袋子” 村民靠种烤烟过上小康生活

上一篇:

陕西凤县的袁金虎靠种植香菇撑起了致富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