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猪
清平猪是脂肉兼用猪,其又称为“育溪猪”,主产于湖北省当阳市清平河沿岸的育溪、庙前、河溶、坝陵一带。清平猪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肉质上乘,杂交利用效果显著,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1986年被录入《中国猪品种志》,1991年定为全国五大地方猪种之一。
一、清平猪的形态特征
清平猪体型中等。毛色全黑,鬃毛粗长、刚硬,皮肤黑色。头中等大,额窄、较清秀,有细浅而清晰的纵向皱纹;嘴筒长直,个别略翘;耳中等大、下垂。体躯无明显皱褶,背腰平直,腹中等大、下垂、不拖地,臀部平圆,间有斜臀。乳头数7~9对。大腿欠丰满,骨骼较细,前肢立系,后肢间有卧系。尾长28~38cm。肋骨14对。老龄公猪偶有僚牙。
二、清平猪的生产性能
1、育肥性能
清平猪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15.6~40.9℃的气温。在农村以野生青绿饲料和少量糖麸为主的饲料条件下,8—10月龄可达65—75公斤,二元杂6月龄可达90公斤。
2、繁殖性能
清平猪性成熟较早,公猪21~30日龄就有爬跨行为,母猪在(86.98±0.86)日龄初次发情、体重约18~19kg可以配种受胎。当地农户饲养的公猪多在4月龄、农场饲养的多在5~7月龄开始配种。农户饲养的母猪多在4月龄以后开始配种。母猪发情周期18~22天,发情持续期3~4天,初产母猪第2次发情可配种。据对350头母猪统计,产后发情期35~40天,其中哺乳期内发情占32.64%。
三、清平猪的杂交利用
新清平猪母系与长白猪和大白猪杂交,杂种后代在保持优良肉质的同时,其杂种母猪繁殖性能尤其是窝重较新清平猪有大幅提高。长(新)清、大(新)清二元杂种母猪头胎窝总产仔数、初生窝重、21 日龄窝重以及日增重都较新清平猪有所改进。
四、清平猪的品种保护
1976年建立当阳市清平种猪场,致力于清平猪的保种、提纯复壮和推广。2005年饲养清平猪母猪125头,种公猪9个血统共18头。1986年制定了《清平猪保种方案》,经省畜牧局审定并实施。2000年修订了《清平猪保种方案》,提出了保护目标和技术措施。该保种场2008年列入国家级保种场。清平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