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乌头猪
沙乌头猪主要分布于上海崇明县。沙乌头猪,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其肉质鲜美、肉色鲜红、嫩而多汁,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2013年,沙乌头猪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一、沙乌头猪的形态特征
沙乌头猪分为老沙乌头、肉沙乌头、小沙乌头三种类型,现存的沙乌头猪都是肉沙乌头猪,其被毛黑偏淡、较稀,鬃毛乌黑色,皮肤白色,皮质细嫩无皱,体型较大,体质健壮,结构匀称。鼻端、系部、尾梢有白毛,部分猪全身黑毛。
头大、呈寿字形,鼻梁上有3~4道皱纹,嘴筒不长,耳大、下垂,颈中等粗。背腰平,胸深,腹大、不拖地,后躯较丰满。有8~10对乳头,奶头粗,发育良好,对称排列,呈枣形。四肢较结实、粗壮,有的猪后肢有卧系,肋骨13对。
二、沙乌头猪的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
母猪120~150日龄、公猪140~160日龄性成熟,母猪母猪240~300日龄、公猪300~360日龄可配种。母猪发情周期18~20天,妊娠期112~114天。利用年限5~8年。公猪利用年限3~5年。
对崇明县种畜场2003—2006年12头公猪和30头母猪的资料进行统计,公、母猪日龄约120天性成熟,240日龄适宜配种;母猪发情周期22天,妊娠期平均114.45天;窝产仔数12.56头,窝产活仔数12.17头,初生窝重10.87kg;母猪泌乳力49.11kg,仔猪35日龄断奶个体重6.52kg。
2、育肥性能
据2004年12月崇明县种畜场对21头沙乌头猪的肥育性能测定,育肥猪始重(23.26±1.28)kg,饲养期115天,末重(71.48±1.42)kg,日增重(428.45±1.90)g,料重比3.34;对12头宰前活重(74.25±1.18)kg的肉猪进行屠宰,胴体重(50.48±0.69)kg,屠宰率67.99%±0.42%,瘦肉率43.08%±0.61%,背膘厚(33.7±1.2)mm,眼肌面积(17.23±0.56)cm2。
三、沙乌头猪的饲养技术
传统的饲养方法大多采用“吊架子”饲养法。纯种沙乌头猪在小猪阶段生长比较缓慢,到50kg以后生长较快,易于催肥,因而用这种饲养方法比较适合,只是生长期较长,耗青、粗饲料较多。目前都采用“前敞后控”饲喂法饲养,有利于缩短饲养周期,减少后期脂肪沉积。该猪胸腔狭窄,对气喘病抵抗力较低,尤其在冬春容易发病,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温暖干燥,可防止发病。
四、沙乌头猪的品种保护
农业部发布第2234号公告,公布了我国第四批共3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名单,崇明县种畜场被认定为“国家级沙乌头猪遗传资源保种场”。
崇明县种畜场成立于1968年,是上海市一级原种场,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沙乌头猪的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先后制定了《沙乌头猪保种方案》、《沙乌头猪繁育技术规程》、《沙乌头猪饲养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饲养、繁育、免疫、消毒等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经过不懈努力,崇明县种畜场现有沙乌头原种母猪135头、公猪18头,含8个血统。
2014年5月,崇明县种畜场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对沙乌头猪遗传资源保种场的现场审验,后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核准,报农业部批准,于日前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根据国家《畜牧法》规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种场将严格实施保种规划,开展选种选配工作,确保保种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并准确、完整记录畜禽品种的基本信息,为全面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