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猪顾名思义是原产于四川省内江县一款猪种,全身披“黑铠甲”,体型强壮,四肢坚实,适应性强,遗传性强。但存在屠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1、体质外貌
内江猪是西南型猪种, 体型大,属疏松体质,被毛全黑,鬃毛粗长,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头纹,俗称“盖碗”,耳中等大、下垂, 颈长中等, 体躯宽深, 前躯尤为发达, 背腰微凹,腹大不下垂,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 坚实 。成年内江猪皮厚,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瓦沟”或“套裤”。母猪乳头粗大,一般 6~7对。
2、生产性能
农村散养的公猪一般5~6月龄、猪场的7~8月龄时初次配种,农村散养公猪利用年限短,一般2岁前即行淘汰,猪场的公猪多利用3~5年。
母猪113(74~166)日龄时初次发情。农村的母猪一般6月龄、猪场的母猪一般8~10月龄时初次配种。母猪利用年限较长,最适繁殖期为2~7岁。内江猪产仔数中等,母猪1~2胎产仔9~10头,3胎及以上可适当多1~1.5头。
农村传统“吊架子”方式饲养肥育猪,出栏育肥育猪体重多在150千克左右,肥育时间长达1.5~2年。
在中等营养水平时,断奶至90千克出栏体重需要193天,日增重400克左右,在较好饲料条件下,断奶至90千克出栏体重需要179天,日增重660克,内江猪与引进的瘦肉型猪杂交,一代杂种育肥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有很好的改进。
3.适应能力编辑
内江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忍受力强,对逆境有良好的适应性。据各地引种观察,在我国炎热的南方或寒冷的北方,在沿海或海拔4 千米以上的高原都能正常繁殖和生长。
内江猪有适应性强和杂交配合力好等特点,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开展猪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亲本之一,但存在屠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4.肥育性能成年内江猪
农村传统习惯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肥育猪,皆喜养大猪。出槽肥育猪体重多在 150公斤左右,间有200公斤以上者,肥育时间长达1.5~2年。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受收购价格影响,肥猪体重多为75~85公斤。据对农村12头肥育猪调查,仔猪体重从10.27公斤增至79.54公斤,需309天,日增重224克,屠宰率68.18%, 花板油比例6.31%,肉、脂、皮和骨分别占洞体重的47.19%、27.4%、15.75%和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