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县花猪中心产区及分布
嵊县花猪中心产区为上虞市,历史上中心产区为嵊县和新昌县。现主产于绍兴市曹娥江流域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和绍兴县,与绍兴市毗邻的天台县和余姚市也有分布。
嵊县花猪品种形成
嵊县花猪的形成历史已难稽考。1939年版《嵊县志》记载:“邑所产自足于自用者杭耳,然必岁乃然而外、鸡豚耳余皆待价而足”,可见当地素有养猪习惯。明代万历六年(1579)刻本的《新昌县志》中称:“但勤耕足矣畜一猪售于人……”,说明当时养猪作商品出售已很普遍。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中,猪骨占动物骨的比例很大,同时发掘出陶猪,很可能是包括现代嵊县花猪在内的猪的始祖造型。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南部和余姚市同属四明山系,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在自繁自育自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www.nczfj.com],人们为解决食肉和食油的需要,喜养肥猪,嵊县花猪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形成的性情温驯、体型中等、早熟易肥、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的地方品种。
嵊县花猪外貌特征
头中等大。耳大而厚、垂向前下方,面微凹,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颈较细。胸较宽,背腰多平直,腹下垂。四肢粗壮,大腿不够丰满。尾尖扁平。体躯皮肤有皱褶。毛色大体可分为三类,群众习惯将全身黑色,仅肢端、尾尖、额部有白斑者称“六白”猪;仅四肢端为白色者称“乌猪白脚”,或四蹄白猪;身躯有大块白色者称“大斑花”。前两者占总数的80%左右。母猪乳房发达,部分母猪乳头粗大。
嵊县花猪品种特性
嵊县花猪成年公猪体长136.00±2.95厘米,胸围119.67±2.77厘米,体高72.13±2.6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07.49±0.22厘米,89.87±0.22厘米,58.01±0.12厘米。嵊县花猪具有繁殖力较高、适应性强、配合力较好等优点。
嵊县花猪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5年嵊州市曾在三界茶场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开展本品种选育、繁育和保种,2002年该场撤销。上虞市家畜改良站于1989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1991年通过一级种猪场验收。2009年在上虞市章镇移址扩建了嵊县花猪保种场。嵊县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嵊县花猪品种评价
嵊县花猪嵊县花猪适应性强,在饲养条件差、冬季寒冷的山区和夏季炎热的平原均可饲养。抗病力强,只要搞好常规免疫,一般较少发病。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适应性广,耐粗饲,利用年限长,杂种优势明显,是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