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猪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中心产区在青弋江两岸宣城县的文昌和南陵县的弋江、溪滩、太丰、东河、仙坊、九莲、东塘等地。产区有圩畈和丘陵,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1608毫米,无霜期230天。圩区河渠纵横,沟塘密布,水草茂盛,鱼、虾、螺、蚌甚多,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素有“江南鱼米乡”之称。清弋江两岸,盛产水稻,历史上习惯水早旱兼作,以一季中稻为主,兼种大麦、小麦、玉米、甘薯、大豆、泥豆等旱杂粮,为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丘陵区多为黄砂土及红砂土,圩区多属沙质土壤,缺少有机质,除靠冬闲地种植绿肥外,主要靠养猪积肥,故历来就有养猪习惯。
理分布圩猪体型中等偏小编辑圩猪分布于南陵县青弋江、漳河以及宣城县水阳江及无为、枞阳一带的圩区。
品种特征
圩猪体型中等偏小,结构匀称,体质较细致。头中等大小,额部皱纹纵横不一,深浅不等,大致呈“菱形”,额心常有长毛一丛,皱纹浅趋于纵行而嘴筒稍长的俗称“青鱼头”,额纹深趋于横行而有的发展到面颊及嘴筒的,其嘴筒较短,俗称“狮子头”。数量以青鱼头较多。耳大,耳根软、下垂、稍向前伸、长过口角。胸较宽,背腰稍下凹,母猪腹大下垂,妊娠后期多数坠地,臀微斜。前肢直立,系短而直,后肢多卧系。尾根粗,尾长达飞节,末端长毛丛生,俗称扫帚尾。全身被毛黑色,乳房和0发育良好,分布均匀,多成对排列。
品种性能
圩猪成年公猪体长122.50±2.29厘米,胸围111.60±3.06厘米,体高68.13±1.73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12.75±1.61厘米,107.21±1.84厘米,61.01±0.13厘米。圩猪产仔较多,肉质好,但生长速度不够理想。
生产性能
1、育肥性能
目前群众饲养的圩猪,由于饲料单一,营养水平低,增重速度不快。一般饲养8个月,体重70公斤左右时成肥出售。据南陵县猪场试验,在青饲料不限的情况下,平均每日喂给I.45公斤混合料,从4月龄平均体重15.06公斤开始,育肥214天,至11月龄80.86公斤止,全期平均日增重308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料4.72公斤。
2、繁殖性能
圩猪性成熟早。小公猪2—3月龄刚即有性欲,8—10月龄或体重45—55公斤时开始配种为宜。成年公猪性欲旺盛,每日可配种2次,精液品质良好,情期受胎率90%以上。利用年限一般为4年,也有高达6—7年的。小母猪2.5—3月龄出现发情,发情周期为18—20天。群众多在第四次发情、体重25—35公斤时给予第一次配种。每次发情持续时间3—4天,适宜配种时间在发情开始后的48—60小时。怀孕期平均为113.6天。
圩猪的产仔、泌乳、哺育性能都较好。据366窝统计,平均窝产活仔11.7头,初生窝重9.5公斤,双月断奶头数10.1头,哺育率为86.8%,断奶窝重68.1公斤。母猪的乳房及奶头发育良好,有效奶头7—8对,分布均匀,排列对称。统计234窝的平均泌乳力为27.39公斤。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8—10年。[1]
南陵圩猪
南陵县养猪协会
8731108
猪肉
保护范围:
南陵县所辖籍山镇、弋江镇、许镇镇、家发镇、工山镇、何湾镇、烟墩镇、三里镇等8镇157个村21个居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00″~118°30′00″,北纬30°38′00″~3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