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81年编印的《昭通地区家畜家禽品种志》等资料介绍,在春秋时期,昭通、巧家一带已有“宰豕记事”之俗,当地人民已养猪,推测其起源为当地野猪的家养驯化。至唐宋时期,昭通(1731年前称乌蒙)已发展了较为成熟的山地畜牧文明。昭通市开发历史较早(公元前221年秦开五尺道后即大规模开发),又地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交界地区,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及移民迁徙窨因素影响,昭通猪形成过程中受到贵州柯乐猪及四川凉山、宜宾等毗邻地区猪种的影响,经各族人民长期精心培育,形成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在体型、外貌、肥育性能、囤脂力、肉质风味方面独特的地方猪种。群众在昭通猪的选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母猪的选留,要求“条条好、门杠嘴、奶奶多”,意即选体长、体大、吃口好、产仔多的母猪。还有“头大,嘴筒短,四肢硬,毛稀皮薄,粗短尾”;“蒲扇耳朵鸭婆嘴,毛猪皮薄泥鳅尾”;“拖肚牙猪(公)杠奶结(母)”;“头上生八卦,嘴短脖子粗,后腿穿套裤,鼻梁三道箍,腰长架子大,定是大型猪”等选种谚语。
据昭通市11个县区调查,2005年末存栏纯种昭通猪12.8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65万余头、可利用公猪648头。公、母猪比例为1:25.54。
从1962年起,昭通市辖区内就开始引入外来猪种与昭通猪杂交,先后引入的品种有巴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内江猪、丹麦长白猪、荣昌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汉普夏猪,杂种猪生产的推广使纯种昭通猪的数量减少。1986年存栏昭通猪82.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6.4万余头、种用公猪3140头。之后昭通猪的数量减少,但质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