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特征
巴马香猪体型小。头轻小,嘴细长,颈短粗,多数猪额平、无皱纹,少量个体眼角上缘有两条平行浅纹。耳小而薄、直立、稍向外倾。颈短粗,体躯短,背腰稍凹,腹较大、下垂而不拖地,臀部不丰满,四肢细短,前肢直立,后肢多卧系。乳房细软不甚外露,乳头一般5~8对,排列匀称、多为品字形,其中8对乳头的母猪占1.55%。
巴马香猪毛色为两头黑、中间白,即从头至颈部的1/3~1/2和臀部为黑色,额有白斑或白线,也有少部分个体额无白斑或白线。鼻端、胸腹及四肢为白色,躯体黑白交界处有2~5cm宽的黑底白毛灰色带,群体中约10%的个体背腰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黑斑。成年母猪被毛较长,成年公猪被毛及鬃毛粗长、似野猪。
繁殖性能
巴马香猪性成熟早,29~30日龄公猪睾丸精曲细管中已出现精子。公猪72日龄、母猪110日龄性成熟;公猪76日龄、母猪159日龄配种。母猪发情周期平均18.7天,妊娠期113.36天。据巴马县畜牧局2003年调查,平均窝产仔数10.07头,窝产活仔数9.5头;初生窝重4.95kg,仔猪初生个体重公猪465g,母猪463g;母猪的泌乳力18.33kg;一般仔猪50~60日龄断奶,断奶仔猪成活数8.32头;60日龄断奶重公仔猪6.67kg,母仔猪7.08kg。
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产区有巴马香猪国家级保种场1个,位于巴马县巴马镇。另在全县5个乡镇设立5个保种区,分别为巴马镇练乡村同贺屯、百林乡罗皮村拉皮屯、甲篆乡好合村弄玖屯、平洞乡林览村京王屯和那桃乡玻良村那洪屯。2005年保种场存栏基础母猪182头,后备母猪56头;保护区存栏原种母猪621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发布了《巴马香猪》地方标准(DB 45/T 53—2002),2005年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巴马香猪》地方标准( DB 45/214—2005)。巴马香猪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