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朗朗上口,而这蛙带动不知道多少人走上了致富,比如邓久万靠着黑斑蛙养殖如今年收入高达30万了,这蛙声带来的是财富。
水渠交错,阡陌纵横。仲夏时节,龙门镇拱桥村七组的一方田野里,阵阵蛙声不断。走近看,一只只身披绿衣、头大眼圆、活泼机警的青蛙“呱呱呱”地叫着,和着蝉鸣鸟叫,演奏着一支天然交响曲。
“可别小看了这些青蛙,聪明得很,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察觉到了。”说话的正是这一片黑斑蛙养殖基地的负责人邓久万,一个看起来质朴实诚、踏实稳重的中年男子。谈到自己的青蛙,这个看似不善言辞的男子打开了“话匣子”。
关注农经嗅商机
邓久万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在田间地头看到青蛙,到田里逗青蛙是一种记忆尤新的童年乐趣,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些曾经司空见惯的青蛙倒成了他如今致富的法宝。
“前些年在深圳打工,日子过得勉勉强强,因为老婆生病,孩子面临升学,就选择回到了家乡。”邓久万说。
回到家不能闲着,邓久万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日子虽然能支撑生活,但却不能带来太多收入,妻子看病、两个孩子上学都要开支。于是,邓久万就想着另寻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上一档农经栏目看到养黑斑蛙很有赚头,便立马来了兴趣,在考察、了解后,发现重庆市场潜力巨大。
“黑斑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质鲜美,在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高。但是野生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蛙常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认准了养蛙这条路子,2015年,邓久万来到湖南,找到电视上看到的黑斑蛙养殖户,跟他学起了养殖技术。
经过半年学习,邓久万带着养殖技术回到龙门镇拱桥村,拿出打工的积蓄,购进30万只黑斑蛙幼苗,办起了一个3亩地规模的养殖基地。
“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去干,成不成功都是后话,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好。”邓久万说。
黑斑蛙
摸索技术克难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养蛙并没有邓久万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学习了养殖技术,但当自己独自操作时,由于经验不足,邓久万花钱购买的蝌蚪还没有长成幼蛙,就损失了一大片。
在养蛙这一行流行这样一句话:“10个养蛙的8个都会失败”,可见养蛙并非易事。虽然蝌蚪的死亡给了邓久万不小的打击,但倔强的邓久万觉得,既然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干到底,要通过努力,把它做成功。
“养殖业种植业本来就是风吹日晒、早出晚归的活,不管多辛苦,既然开始了就不能中途而废。”邓久万凭着这份坚持与信念,继续投入到青蛙养殖中。
有了上一次的损失和教训后,邓久万全身心投入,总结失败的原因,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向其他养殖户讨经验,反复摸索养殖经验。他每天至少观察青蛙三个小时,不断做记录,从蝌蚪开始,研究它们的习性、消化、疾病情况。对待这些黑斑蛙,比照顾自己还要细致。
“青蛙是两栖动物,蝌蚪在水里用鳃呼吸,变成青蛙之后就是肺呼吸。”邓久万介绍道,而从蝌蚪到到幼蛙的转变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黑斑蛙怕晒、体质弱,并且还不知道怎样上岸到投食台觅食。针对这些特质,邓久万反复琢磨、钻研之后,开始“对症下药”。
不能晒太阳,就在水田四周种上遮荫植被;体质弱就加强照看、注意饲养;不会到投食台吃食,就利用青蛙吃活物的原理设计投食台,引诱它们上岸觅食;为防止鸟、蛇等天敌,就编织出“天罗地网”,为黑斑蛙撑起“保护伞”。
靠着自己的努力,邓久万渐渐总结出了养蛙的心得,养殖之路越来越顺畅。2016年2月,邓久万开始大规模养殖黑斑蛙,2016年10月,他卖出的第一批黑斑蛙,收获了2万多元,赚得了养殖的第一桶金。
效益农业谋发展
“昨天我和工人们一起抓了500斤左右的黑斑蛙,今天一大早,重庆下来的商贩就拉走了,商贩说明天他还要过来。”邓久万一边介绍着基地黑斑蛙的销售,一边提着饲料往投食台走去,只见他熟练地将饲料撒在投食台上,一颗颗饲料在食台上滚动着。
“不要发出动静,等一会儿黑斑蛙就来吃食了。”邓久万小声说,果然,过了一会儿,一只只黑斑蛙陆续探出脑袋,蹦跳着前往投食台,不一会每个投石台上都挤满了觅食的黑斑蛙,密密麻麻一大片。看着成群觅食的青蛙,邓久万的心里乐开了花。
“黑斑蛙市场行情很好,销路畅通,重庆很多餐馆都提前预定,然后上门收购。特别是节假日,供不应求。今年预计产量5000多公斤,收入能达30多万元。”邓久万说。
如今的邓久万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蛙方法,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了如今的30余亩,下一步他还将流转土地,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并尝试着套养一些黄鳝或者鱼,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养殖达人。
夏天的夜里,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美妙悦耳的催眠曲。邓久万躺在床上,听着屋外起伏的蛙声入眠,很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