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农村,发展受到限制,想要发家致富的机遇没有大城市那般多,如何在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行业至关重要。在贵州省岑巩县就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特色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向多元化的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带动了当地的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畜牧业整体发展,吹响了脱贫致富曲。
胡峰养殖
“去年我养殖40余窝胡蜂,轻轻松松就实现创收4万多元。”近日,走进该县白水村白水昌荣专业合作社,理事张先超高兴地说,今年投入扶贫资金150万元,养殖胡蜂1200窝,可创产值360万元,覆盖贫困户51户、165人。像张先超一样,客楼镇下寨村龙山组罗德连去年养蜂10群、实现创收2万元。
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种植油菜近6.82万亩、精品水果6.8万亩、茶园4.23万亩、油茶3.6万亩,蔬菜12万余亩,这些特色产业春季花香万里,给蜜蜂的生存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去年,该县发展蜜蜂养殖户200余户、养蜂8000群,蜂蜜产量达8吨左右,实现蜂蜜创收500余万元,生态养蜂唱起“富民曲”。
“我养殖300余头野猪,去年实现创收80万元。”羊桥乡龙湾村高应权投入50余万元兴建“岑巩县高升野猪生态养殖场”,去年他建成了电商服务站点,通过网上进行销售,同时,还“抱团”带动10余农户共同发展养殖野猪产业实现增收。在大有镇茂隆村,一个投资300余万元、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现代化标准养殖厂拔地而起,这正是“80后”硕士研究生、茂隆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培坤带动茂隆、凉水井、长溪、木召、汤江溪等5村发展养猪产业的示范基地。
近年来,该县围绕生态畜牧业做文章,组织涉农部门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生态养殖业进行培训和指导。目前,全县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94家,发展山地规模养殖375户,其中规模养殖场共293个,“抱团”覆盖贫困户6000余户。
上半年,该县预计畜牧业总产值3.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47.5%,让近4万农户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