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小时候抓来玩的蛐蛐今日变成了人们发家致富的新路子,这对于当地抓蛐蛐的村民们来说别提有多高兴了,在一个晚上抓来赚到的钱比平时的收入还要高,你说村民能不高兴吗?
河南延津一个名为德士村的村庄,近日吸引来了数百名收购蟋蟀的客商。蟋蟀俗称蛐蛐儿,在这里,德士村村民称之为“虫”,它本为田野害虫,因为一年一度的蟋蟀收购商的到来,而身价倍增。每到夜色来临,以德士村为中心,方圆数十里的田野里,就会出现捉蛐蛐儿的村民。
村民抓到一只蛐蛐
截至目前,这个集贸市场今年单个蟋蟀交易的最高纪录为16000元,人们还在寻找,下一个蟋蟀之王。
【记者探访】
村民夜间“捉虫”忙
有人一天卖了近2万
每到下午5点左右,僧固乡德士村才开始有“烟火”气息,村民们三五成群,驱车向更远的田野驶去。他们脚穿雨鞋,随身带着照灯、挎包、竹筒、网兜,钻入玉米地中,几乎是地毯式搜索。
夜深人静,也是蟋蟀最爱鸣叫的时段,人们不敢休息,耐心地等待着蟋蟀的叫声,辨别着蟋蟀的方位和大小。
在8月18日夜里,一场大雨洗礼了玉米织起的“青纱帐”。待雨水初停,村民们身着雨披在“青纱帐”里寻觅。
“刚下过雨,地里还湿着呢,能进去吗?”河南商报记者询问一位当天夜间捉蛐蛐儿的年轻小伙儿。
“雨水过后有虫鸣,这个时候 捉虫 正好。”他解释说,村里捉“虫”的老手们一听鸣叫,就知道“虫”的方位、大小。
河南商报记者跟随着他到田野里走了一会儿,虫鸣声交互回应,时有时无。
“捉到好虫,能卖上万,但凡年轻点的村民都出来捉虫。”小伙不顾玉米叶子的锐利,低着头穿梭。
蟋蟀市场上卖小吃的老杨,已经80多岁了,他说,就在8月19日早上的蟋蟀交易市场,有一对夫妻分别以8000元、6000元、4000元的价格卖了三只蛐蛐儿。
现在,每年8月蟋蟀收获季,僧固乡的村民们都从外地争相返乡,捉蟋蟀售卖,一户人家每年能增收四五万元。
【买卖现场】
几百名买家沿路两侧排开
等待村民展示“战果”
延津德士村村头,沿着310省道约500米长的距离,是全国有名的蟋蟀交易市场,这个市场只有每年8月初到9月中旬才可以称之为“市场”,因为蟋蟀的交易时间只有40天左右。
凌晨3点多,就已经有村民带着一夜的战果前来寻觅买主。早晨5点到8点,是市场最繁忙的时候,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买家此时都出现在蟋蟀交易市场,他们面前摆放一张桌子形成临时摊点,几百名买家沿着道路两侧依次排列,等待村民展示“战果”。
“要多少?”一位买主在看了村民阿远(化名)带来的蟋蟀后,询问阿远心仪的价格。阿远比了下手指头,表示要500元。
这时,礼花声响起,这意味着有村民的蟋蟀卖价超过了1000元。这是市场上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只蟋蟀卖价超过1000元,卖家就放礼花庆祝,也有吉利讨彩的意思。
阿远说,这个集市上今年最高的成交价格为16000元,大家都期待着,这个纪录被打破。
在收购蟋蟀的摊点前,河南商报记者看到买家面前的蟋蟀被放在一个白色的瓷罐中,罐下是硬度适中、稍微湿润的泥土,上面罩着一层绿色的丝网。买家有的看一眼蟋蟀,就断定自己是否有意收购,有收购意向时,买家会拿着一支细小的木刷“挑逗”几下蟋蟀。
来自上海的杨先生是专门收购蟋蟀的客商,近段时间,他和搭档一起收购了近50只蟋蟀。“8月15日前后几天是产好蟋蟀的时候,我们见到好的(蟋蟀)会收,有时也会自己去田野里捉。”杨先生说。
【市场形成】
为了买蟋蟀
有人花了5000元买“消息”
在德士村,说起捉蟋蟀的历史,老老少少都会说起“上海钣金工”的故事。这个钣金工,就是德士村村民杨振民的侄子。由于侄子的缘故,杨振民也成了村中捉蛐蛐儿的第一批人。
据他回忆说,1996年时,自己的侄子在上海做汽车钣金工,侄子的搭档是个上海小伙,对蛐蛐儿有研究,二人相约到德士村捉蛐蛐儿。当时杨振民一家并不知道蛐蛐儿值钱,结果捉的其中一个蛐蛐儿,对方给了50元钱。
“50个硬币,一骨碌一骨碌的,吓了我一跳,用牙咬了咬,不知道这钱真假,特意到商店里花了一下,才知道是真钱。”杨振民的家人提起当时的情景笑个不停,“那时候到县城干一天活才几块钱。”随后的几年,每到蟋蟀收获的季节,杨振民都和村里的六七位村民,开着拖拉机到田野里捉蟋蟀。
杨振民说,后来,遇见了一位山东的客商来这里找蛐蛐儿,杨振民起了疑心,询问才得知,这位客商是花了5000元的“消息费”,才知道延津有好蟋蟀的。
2007年后,随着集市搬迁到省道附近,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发达,延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日渐出名,并吸引了外地的收购商。
目前,延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向四周分散,以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为中心,形成了老仪门、南宋村、班干村、李元屯镇等十几个蟋蟀市场,辐射到安阳、滑县、卫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