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母猪都能比较好的产下仔猪。虽然这些仔猪有的会死亡但属于死亡率不高的话属于正常现在。不过凡是有例外偶尔还是会出现母猪难产分娩出死胎的情况。这时候仔猪死亡率就非常高了甚至会导致母猪死亡,那么如何减少母猪分娩中出现死胎?
难产原因
母猪方面
1)产道狭窄型:产仔时,耻骨联合会正常的开张,但受骨盆生理结构的制约,虽经剧烈持久的努责收缩,终因骨盆口开张太小,胎儿不能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口而难产,此类型多发生在初产母猪。
2)产力虚弱型:产仔时,多种诱因致使母猪疲劳,最终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而难产,此类型多发生在体弱、老龄猪、产仔时间长、产仔太多、产仔胎次太多以及患病母猪。
3)膀胱积尿型:产仔时,母猪需要长时间躺卧,此时,膀胱括约肌因体况虚弱、时间长、疾病等不良因素影响,使得膀胱麻痹,致使膀胱腔隙内的尿液因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容积性占位,出现挤压产道而难产。
4)环境应激型:产仔时,母猪受到外界的突发性刺激,如声音、光照、气味、颜色等,致使其频频起卧,坐立不安,使得母猪子宫收缩不能正常进行而难产,此类型多发生于初产母猪和胆小母猪。
5)其他:如母猪过肥、产道畸形、先天性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难产。
母猪分娩
胎儿方面
1)胎儿过大型:多见于母猪孕育:母猪难产已成为规模化猪场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解析人工助产的方法手段与实施过程,来加强对母猪分娩过程的管理与控制,降低母猪分娩死胎的可能性,增加仔猪的成活率,提高猪场的人工助产水平。
2)胎位不正:多见于胎儿在产道中姿势不正,堵塞产道引起难产。
3)胎儿畸形:畸形的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引起难产。
4)胎儿死亡:胎儿在母体内死亡时间较长,引起胎儿水肿、发胀造成难产。
5)争道占位:两头胎儿同时进入产道引起难产。
6)其他:多因操作方法不规范、药物使用不合理、助产过早、助产过频等行为,出现如子宫收缩不规整(间歇性)、产道因润滑剂少而干涩等原因导致难产。
减少母猪分娩死胎的措施
控制母猪体况:通常情况下,分娩母猪的标准体况应肥瘦适中,体态轻盈,具体表现为背部丰满,有一条平的上线,不见任何骨头突出,在腰椎以下,肋骨后面和骨盆前面应有一个陷窝,而过肥母猪则无陷窝。所以妊娠母猪在98天以前应根据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和母猪膘情肥瘦做好限制饲养工作,妊娠100天至产前3天应充分自由采食,这样既能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又能防止母猪过肥。
产前限料饲喂:为了减轻胃肠负担过重对产仔的不利影响,母猪产前3天(以预产期为准)要开始限料,限料标准为:产前第3天每头每天3kg,产前第2天每头每天2kg,产前第1天每头每天1kg,即产前限料从多到少;母猪分娩时,产仔当餐不喂料,隔半天再喂料0.5kg。比如母猪早上产仔,早上母猪停喂,下午喂料0.5kg;下午产仔,下午停料,产后第1天早上喂料0.5kg,下午也喂料0.5kg,产后第2天每头每天2kg,产后第3天每头每天3kg,产后4天至断奶自由采食,即产后加料从少到多,防止消化不良。
防止产后便秘:为了预防产后便秘,可在产前、产后1周左右进行提前预防,促使粪便稀薄松软滑润,排便顺畅。如在饲料中拌入1%的硫酸钠和0.5%的大黄苏打粉等。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应加强对妊娠母猪以及临产母猪的管理认识。目前妊娠后期的母猪大多实行限位饲养,密度大,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空气质量不良。再加上后期采食量增加,基础散热也随之增加,体温要超出采食前大约0.5℃左右,若长时间维持该温度,对于妊娠后期102~110天的母猪而言,增加了分娩时仔猪死产率。故当环境温度在31℃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喷雾、冲水等,减少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分娩舍保持安静:产仔的母猪需要安静的环境,这一点对于初产母猪更为重要。产仔时,若母猪不安、烦躁,可按摩乳房,直至母猪安顿下来。
仔猪生后护理:仔猪生后擦干黏液,烘干被毛后,要立即放到母猪乳房旁边吃奶。仔猪对奶头的吸吮刺激,有利于母猪子宫收缩,一方面缩短产程,另一方面也刺激母猪乳汁的排放,增加泌乳量。
母猪产后护理:对有难产并实行掏过猪仔后的母猪应及时清洗子宫,灌注抗生素药物,预防子宫感染。此外,还应肌注产后康注射液10~20mL,每日1次;青霉素4支(160万单位),链霉素2支,每日2次,连用3天。当母猪发生胎衣不下时,应肌肉注射缩宫素,必要时配合雌性激素。做好产后保健,避免留下后遗症影响下一胎的分娩。
其他因素:强化防病意识,特别是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认识。注重患病母猪的管理,尤其是产后母猪发烧不退,应及时治疗并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