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作用
猪场的消毒工作非常关键,有效的消毒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猪舍及周边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轻致病微生物对猪群健康的影响与危害,从而降低用药成本,有效维持猪场的正常生产,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误区一:未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猪传染病的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途径,入侵易感猪群,引起疫病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疫病的发生。因此,未发生疫病地区的养殖户更应进行消毒,防患于未然。
误区二:已经消毒猪群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
消毒预防是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措施。尽管进行了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方法有关,就是已经彻底规范消毒后,短时间内很安全,但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介传播,养殖动物自身不断污染环境,也会使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必须定时、定位、彻底、规范消毒,同时结合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才能做到猪只不得病或少得病。
误区三:对带猪喷雾消毒的误区
传统的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直接杀灭或者抑制其生物活性,但消毒剂没有选择性,不但可以奢靡哦或者抑制病毒细菌等,也同样作用于动物的活体细胞,雾化的消毒液通过猪的呼吸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破坏了呼吸道免疫屏障,从而使致病菌能够长驱直入,导致呼吸道病发病高,当我们对子宫阴道消毒时,就是对猪的泌尿生殖粘膜进行破坏,既降低了动物子宫等自我免疫防御能力,更易导致不发情,返情,产仔少等繁殖障碍。
误区四:饮水消毒的误区
饮水消毒除可引起猪只急性中毒外,主要是对猪的消化道黏膜进行破坏,不但危害猪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增加肠道感染发病的危险性。
猪场消毒时间
在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圈舍、场地等环境进行消毒,否则易发生传染病。在消毒时,多数养殖户选用火碱,这样做是可以的,因为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2%至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分钟可杀死炭疽芽胞。因此,火碱常用于猪丹毒、猪瘟、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消毒。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猪场、肉联厂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运畜车辆等。火碱消毒效果虽好,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问题。为此,现将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1、加热后应用,可提高消毒效果。
2、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胞的效力。
3、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消毒时,应将猪赶出舍外。进行消毒的操作人员,也要注意防护,以免受灼伤。
4、火碱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5、运输猪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时,消毒后6至12小时,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
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平时也要带猪消毒;猪出栏以后清理猪粪用氧化性比较强的消毒,强酸强碱消毒,这个平均是5个月左右;带猪消毒用点温和型刺激性小的消毒,聚维酮碘,复合碘制剂消毒,平均一个月两次,根据实际情况还有猪的日龄段,还有就是每次卖完猪以后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