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年,马家屯村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发展小油菜种植助力脱贫目标后,如今的马家屯村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摘帽示范村。小小油菜到底是怎么在一年之内让马家屯村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马家屯村村委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图:小油菜 山东青岛即墨市蓝村镇马家屯村位于挪城水库南岸,全村有375户、11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6人。该村人均耕地仅1.13亩,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群众增收困难,是省定贫困村。长期以来,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匮乏。 2016年,扶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两委”在入户访情、市场调研、实地查看的基础上,立足村庄农田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充足,土地流转难度小,部分群众具有油菜种植经验的优势,将小油菜种植作为村庄发展的主杠杆,翘起全村脱贫摘帽的希望。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实现小油菜规模化种植,流转土地是第一关。为确保土地顺利流转,该村依据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参照市场行情,在最大限度确保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制定了补偿标准,并挨家挨户进行讲解,消除了群众的疑虑,最终顺利流转了30亩土地,用于小油菜规模化种植。 随后,该村多方筹资40万元,新建12个钢构油菜种植大棚,并配套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同时,争取市水利部门支持,在油菜种植基地附近开挖直径6米、深12米大口径水井一眼,确保了种植用水需求。利用库区移民有关政策,争取政策资金80万元,建设了6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示范发展高效农业,使村庄有了脱贫发展的基础。
图:小油菜 土地、人力、技术、设备都准备好了,但是得有会“念经”的公司来操作。2016年,村庄通过公开招投标,将油菜大棚以每年7000元的价格对外招租,除去土地流转费用,每亩可为村庄增加5.4万元的集体收入,每个大棚经营纯收入约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6万元,村庄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通过企业化运作,村庄得到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蔬菜收益,更提高了马家屯小油菜的市场知名度,增加了村庄油菜的品牌附加值。村民积极通过入股的形式流转土地,发展大棚油菜种植业。目前,马家屯村的油菜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成了名副其实的油菜种植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