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种植平菇一年净收入十几万?没错,这就是刘玉全,就是他将平菇种植技术带回了山东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镇,是他第一次“吃螃蟹”让长兴集镇刮起了蘑菇“致富”风,将平菇变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这是种子袋,二十多天后放到装有棉籽壳的大袋子里,就可以长成平菇了。”55岁的林秀梅一边熟练地用绳子扎着袋子,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种平菇跟温度和天气有很大关系,我们乡里还从辉县专门聘请了技术员,不愁产量上不去。”林秀梅眼中洋溢着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平菇丰收的情景。 林秀梅的平菇棚就坐落在长兴集镇精准扶贫食用菌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内。在这里,41个高2米、宽9米的平菇棚依次铺展开来,蓝天白云下,白色棚顶闪着微微光点。晾晒、扎袋、装车,工人们紧张熟练地工作着,现场一派和谐忙碌的画面。 说起种平菇,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把种平菇技术带到长兴集镇枣营村的第一人——刘玉全。2006年,刘玉全独自来到河南辉县学习,把种植平菇的技术引入家乡。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平菇种植的 “土”专家。从制作菌袋到制种再到育菇,刘玉全都得心应手。如今,他的大棚从1个慢慢发展到如今的16个,除去人工成本,一年可收入十几万块钱。 “早几年,我们种的平菇都是自己拉到集市上去卖。现在,收平菇的大车都开到田间地头了,青岛、济南、开封的货车都有,销路有保障。”刘玉全说。 信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从生产原材料选取,到各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要求。长兴集镇种植的平菇以其产量大、价格低、品质好赢得各地市场的青睐。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多,长兴集镇也掀起了一股搭建大棚求致富的“蘑菇风”。 在一处大棚内,毛永芳正在分装平菇种植菌床。由于两个孩子都还小,无法外出打工的她,对于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这里离家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只要不忙我就过来干活。轻轻松松的,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呢。” 为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该镇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协会,镇政府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聘请辉县技术人员三名,全程对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进行指导,以此促进和保障全镇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东明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泽文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年来,长兴集镇政府大打绿色、生态品牌,强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逐步成为本地主导产业,平菇产量已成较大规模,平菇品质全国领先。全镇食用菌产业村达到23个,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 今年,长兴集的平菇预计可生产3500万斤。从十二月至明年四五月份,将有大批平菇产品上市。‘小平菇’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