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鸡是湖南省的地方鸡种,它以体型高大而驰名,原产地为湖南省桃源县,故又称桃源大种鸡。主产区在桃源县中部,中心产区为桃源县中部的三阳港、佘家坪、泥窝潭、深水港、漆河等乡镇,产区附近也有相当多的数量,省内以长沙、岳阳、郴州等地较为普遍。
图:桃源鸡饲养
桃源鸡的形成历史,尚无确切资料可考。据清代《朗风广义》论鸡篇中曾载有:"楚中有一鸡,并高三、四尺。"该地当时为楚国所辖,该篇记述是否即指桃源鸡,有待查证。桃源县环境适宜,饲料资源丰富,且山坡闲地较多,是放养家禽的良好场所。一般农户每家养鸡达20-30只之多,并有选养大种鸡和出让种蛋的传统习俗。由于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经过较长期的人为选择,因而逐步形成现今体高、个大的地方鸡种。
外貌特征:
桃源鸡体型高大,体质结实,胸较宽,背稍长。喙为黑褐色。单冠居多,冠齿5~8个,极少数玫瑰冠,冠和肉髯呈红色。皮肤白色居多,极少数呈黑色。胫呈黑褐色。
图:桃源鸡公鸡母鸡体貌特征
公鸡头颈高昂,尾羽上翘,侧视呈U形。体羽多为金黄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颈的基部间有黑羽。肉垂较发达,呈卵圆形。虹彩呈金黄色。无趾羽。
母鸡体躯较长,羽毛蓬松,略呈楔形。羽色以浅黄色居多,麻羽次之,黑羽较少。黄羽鸡多数在颈羽、翼羽和尾羽处有黑色斑点。虹彩橙黄色。极少数个体一侧或两侧有趾羽。
雏鸡有黄羽、麻羽和黑羽之分,黄羽雏鸡绒毛为淡黄色;麻羽雏鸡背部有两条棕黄与褐黑相间的带状花纹,背部、颈下和腹部呈浅白色;黑羽雏鸡全身绒毛大多黑色,部分个体头、颈、背部为黑色,脸部、腹部呈白色。
生产性能:
桃源鸡12周龄平均体重1056g,饲料转化比2.92:1,平均360日龄公鸡体重3298g、母鸡2929g。
据保种鸡群统计,桃源鸡平均177日龄开产,68周龄平均产蛋数100个,开产蛋重40g,生产群300日龄平均蛋重50.2g。种蛋受精率88.4%,受精蛋孵化率89.5%。母鸡就巢率37%,平均就巢期27.1天,二次就巢母鸡占就巢母鸡的17.7%。
品种评价:
桃源鸡具有个体大、肉质好等有利性状,但尚存在早期生长速度慢、长羽迟、饲料利用率较低、繁殖力不高等缺点。因此,今后应加强对该鸡种的该品种选育,加速早期生长发育及、羽毛着生,提高鸡群品质,朝着肉鸡商品化方向发展。
其他介绍:
桃源鸡的公鸡体重可达7千克,母鸡可达5.2千克,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桃源大种鸡历史悠久,原中心产区在深水港、三阳、向家桥、佘家坪、泥窝潭和太平桥等乡,其次是白洋河上游的漆河、双溪口。菖蒲、黄石等地。其中以三阳所产最为出名,称之为“三阳鸡”。桃源县自西向东为丘陵平原,牧地广阔,天然杂草虫蚁丰富。农民素有养大种鸡的习惯,喜欢选择体格高大、单冠、青灰脚;红羽公鸡作种鸡,母鸡多选单冠、黄羽或麻羽、青灰脚作种鸡。经长期人工选择,加上良好的天然环境影响,培育了优良地方种鸡。
桃源大种鸡属肉蛋兼用型,体格高大,颈较粗长,一般为单冠,冠齿5~8个。皮肤艳,大部分为白色,个别深灰色,头颈高昂,全身羽毛多为红色,主翼羽为黑色,颈基部间有黑羽,尾羽全黑,短而上翘,镰羽不期发达呈卵圆形,长而粗壮。母鸡体躯较长,后躯深圆,羽毛蓬松,多为黄羽或麻羽,少数黑羽。黄羽的母鸡多数颈羽、翼羽和尾羽呈黑色,头较长,眼微凹,虹膜为金黄色。
桃源大种鸡的积脂能力较强,但早期的生长速度很慢,农村饲养以放牧为主,辅以少量稻谷的粗放条件下,母鸡一般7月龄开产,饲养条件较好时5~6月开产,年产蛋100~120枚,平均蛋重50.88克,最大蛋重69.7克,蛋壳颜色不一,其中褐色壳占71%,白色蛋壳占29%。
真正的桃源鸡一定要以向家桥出品。体型很大,广东人初见,以为是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