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畲药为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村带来了一大笔财富,但正是因为当地村民的滥采,导致当地的畲药资源减少,有许多畲药甚至基本绝迹。在不断的探索中,北山畲村终于找到了畲药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从此走上了畲药致富的康庄大道。
图:采摘畲药 滥采·告急 北山畲村自然资源丰富,畲药品种尤为繁多。上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北山村畲药走出深闺——村民蓝福禄和一位客商联系,对方开始向北山村收购畲药。 一开始是少量收购,村里仅有蓝福禄等人在挖药。但随着时间推移,畲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收购量也越来越大,一年订单有几百吨,收购金额达百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挖药的队伍。那时,山间畲药资源丰富,村民挖畲药一天便有上百元收入。 可植物生长毕竟需要一定年限,这种破坏性、掠夺性的挖药,令北山村的畲药资源锐减。 引导·发展 随着生态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北山村村民意识到,一味地滥采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达成共识,对濒临灭绝的畲药进行保护,不再随意采挖。 可不采挖畲药,村民靠什么致富呢?一些村民转变思路,尝试着由采挖转为种植,结果种植出的畲药也能卖出不错的价格。尝到甜头后,村民们纷纷加入种植队伍中。可没过多久,大量种植的畲药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滑。以海芙蓉为例,行情不错时每公斤可以卖到约30元,价格最低时每公斤不足9元。 对此,村民们茫然无措——北山村畲药产业究竟路在何方? 村干部和村里致富能人一致认为,畲药产业要健康发展,就要形成畲药“生态圈”。2013年底,北山村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畲地人家”品牌,大量村民加入了合作社。随后,“中华畲药种植培育基地”正式成立。 村里开始对畲药资源进行梳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种植、销售。目前,该种植基地规模已达500多亩,种植红、白牛奶树和山杜仲等50多个品种的药材。 “为了避免无序种植,基地采取订单式运作的模式,客商要什么,我们种什么,订单有多少,我们种多少。”北山村党支部书记钟伏零说。 有人种,有人销,北山村畲药“生态圈”悄然成型。去年,该村畲药产值达7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42万元。
图:畲药传承人教徒弟们选药 探索·规范 为了增加青草药的附加值,北山村结合市场新需求,又制定了“盆景营销+初成药销售+畲药传承”的发展思路。 “去年,我们研发了多种草药泡脚包,很受福州顾客青睐。”钟伏零笑着说。在发展畲药种植的同时,北山村也把历史悠久的畲药制作发扬光大,为一些药企提供加工后的草药半成品。北山村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中草药加工厂。今年3月,该合作社与一家公司签订了5年合约,每年将为该公司提供加工后的草药半成品50多吨。仅此一项,就将增收近300万元。 “下一步,村里准备对畲医畲药古籍进行整理,保护和培养好畲药传人,将北山畲药这个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钟伏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