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想要打赢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还需要农户自力更生、勤劳努力,在濮阳市清丰县阳邵乡,这里的贫困户们就在党建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食用菌大棚产业种植的脱贫致富路,未来的生活将会越过越好。
图:食用菌大棚种植 近日,在阳邵乡,一座座白色的食用菌大棚整齐地伫立在田野上。贫困户崔兆亮正在大棚里采摘蘑菇。 “这是俺种出的第一茬蘑菇,得让驻村队员们先尝尝。”崔兆亮感慨地说,从他的腰受伤开始,驻村队员们就成了替他操心的亲人,“有了大棚,他们更是整天往这跑,啥问题都帮着解决。” 脱贫攻坚,清丰县探索走出一条“党建+扶贫+食用菌”的路子。该县按照“党建保障、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示范”的思路,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县委组织部直接抓,依托8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在17个乡镇同步建设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一年多新建了4200多座标准化菇棚,带动一万余人脱贫致富。 “靠‘认真’加上‘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党员干部用实实在在的作为,换取群众脱贫实实在在的成效。”清丰县委负责人表示。 今年夏天,清丰县双庙乡沙格寨村村委会主任周召念垫资50余万元,带领69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没有种植经验,周召念就把自家大棚当成“试验田”,反复实践后将好方法分享给贫困户;他还提前将培育蘑菇的菌棒一一装好,再送进贫困户的大棚,减少其种植风险。 贫困户周文习是受益者之一。一个食用菌大棚,9000多袋菌棒,20天收入7000余元,“零成本”带来了切实的效益,让周文习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对于那些既没有劳力又没有技术的贫困户,清丰还有一个好办法——入股。马庄桥镇赵家村的贫困户史培振,用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入股食用菌龙头企业。“俺每年的保底收入是6000元,如果公司经营得好,俺每年还能分红1000元。”史培振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