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襄城:“增绿”与“增收”并举 生态是民生福祉

2018-11-11 19:07:54浏览:4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精准扶贫中能够有双赢局面的莫过于发展生态致富了,不仅能够修复当地生态后遗症,还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许昌市襄城县就
精准扶贫中能够有双赢局面的莫过于发展生态致富了,不仅能够修复当地生态后遗症,还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许昌市襄城县就是这样。近日,襄城县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工,据记者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4亿元,将会将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一同融合。 襄城:“增绿”与“增收”并举 生态是民生福祉
图:襄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深刻阐释,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该县按照“千年古县、人文之都、灵山秀水、诗意襄城”的要求,围绕做好水文章,纳水入怀、以水润城,依托北汝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健身等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让襄城更加生态、更加宜居、更有气质、更有品位。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湿地公园项目真是惠及百姓的一个好项目,我们都非常支持。你看现在河水变清了,岸边的绿化树也多了。景美了,环境好了,来这儿玩的人也多了,大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在湿地公园开工仪式上,该县一名群众说。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北汝河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只是襄城县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襄城县提出五个“着力”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其中一项就是“着力修复生态”,旨在建设富有特色、更有品质的美丽襄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襄城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也留下了生态后遗症。面临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只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变,谋绿色发展、做绿色文章,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天地,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致富靠山。”襄城县委书记宁伯伟说。   为了进一步保护好绿水青山,襄城县在修复生态上下狠功夫,深入推行“绿满襄城”行动,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推动绿色发展,彰显生态魅力。该县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全域规划,见缝插绿,整体提升城乡绿色覆盖率,并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复耕农户做好补植补造工作。   同时,该县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增绿”与“增收”并举,发展特色经济林,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致力于廊道绿化建设,抓好国省干道、县乡主干道路绿化的完善提升以及北汝河、颍河等河流两岸绿化升级,形成一路一品、一步一景的绿化格局;坚持城乡两手发力,突出城市森林和城郊森林体系建设,紧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快首山、紫云山、灵武山等山区生态修复及平原绿化进程,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嘉鱼鱼岳镇:山羊养殖助力农户实现脱贫

上一篇:

西丰:苍术药材种植成六安村特色产业致富新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