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来袭泥沙俱下,P2P行业曾经最受追捧的车贷细分领域也掀起了阵阵血雨腥风。
截至10月,P2P网贷行业以车贷业务为主的正常运营平台已由2017年的540多家锐减到不足200家,缩水比例超过六成。
仅是过去几个月,就有至少70家车贷平台倒闭、暂停发标或减少发标。
真标也出事,车贷平台为何接连死亡?
与往年因诈骗、跑路引发的风险事件不同的是,这一轮倒下的车贷平台不乏一些做真实业务的。它们的消亡,暴露了车贷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
1、短期激进扩张
车贷是一种重资产、重线下的业务模式,平台规模与门店数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车贷极其追求规模发展,前两年行业处于高峰时,车贷门店扩张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有平台半年就开了几十家门店。
然而,这种激进扩张所带来的隐忧也很大,一是管理跟不上,车贷门店通常分布在各个省市,从业环境、人员素质都参差不齐,业务环节风险点的监控和管理难度不小;二是风控容易失守,通过降低风控标准来保证平台的增长规模,在车贷行业早已屡见不鲜。
所以这一波雷潮里,一些车贷平台逾期、坏账陡增,不少人都纳闷车贷资产怎么会这么差?其实大多是平台铤而走险盲目扩张种下的恶果。
2、过于依赖催收
车贷风控大都遵循“宽进件,严催收”的原则,通过在贷前放松风控审核来提高进件率,贷后有问题就靠拖车解决。
然而,今年开始,二手车贷款涉黑、暴力催收等现象遭到严打,不少车贷平台的线下门店、贷后相关人员都有涉及,常用的上门催收、强制拖车等手段也不再奏效,整个车贷市场的催收工作都面临停摆。
但不是所有车贷平台都扛不住,一些风控严谨、管理规范的平台还是活得好好的,只是一些本身就有问题的平台就没那么好运了,市场环境恶化、监管持续施压,加速了内在风险的爆发。
3、运营成本攀升
车贷平台已然好景不在。线下业务收缩,至少有大半利润飞走;催收面临严厉遏制,本来还指望拖车收入覆盖一部分损失,如今因为拖车周期拉长,反而需要支出更多的逾期垫付资金;当然还有最烧钱的合规成本。
众所周知车贷平台以中小规模为主,很多都是草根出身,资本实力本就薄弱,动辄百万上千的合规费用,无非是在咬牙死撑,然而备案延期、合规战线一再拉长,彻底摧毁了一些中小平台的意志,最后索性扔了手上这块烫手山芋。
什么样的车贷平台最有可能活下来?
第一类:头部平台
行业越是寒冬的时候,越能凸显头部平台的实力和底气。最新数据显示,车贷行业微贷网、投哪网、人人聚财三家头部平台10月交易额合计占车贷当月交易总额的76%,其中作为车贷老大哥的微贷网更是一骑绝尘,单月交易额超过37亿元。
不论是从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还是平台本身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来说,头部平台都具有领先的优势。
另一方面,头部平台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展开多元化的业务布局,能够实现多元化的利润来源,也不会像单一车贷平台,做不了车贷就只能关门,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庞大,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想象空间,都会属于头部平台。
第二类:智能风控型平台
智能风控在金融科技领域已有相当的实践案例,但车贷行业对智能风控的探索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只有少部分车贷平台如微贷网、投哪网、掌中财富等是基于自主研发技术和内部数据源开发了独立的智能风控模型,此外的多数平台仍是通过接入外部支持系统来实现借贷风险的自动化管理。
在遏制暴力催收的强监管环境下,车贷行业以贷后催收为主的风控逻辑显然已经失灵。
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科技手段来补齐贷后管理短板,从源头降低借贷风险,提高车贷风控效能,将成为车贷下半场竞争的着力点。
而对于车贷平台的发展来说,大数据风控作为金融科技的一个必然趋势,平台越早发力就越有利于积累先发优势。
部分车贷平台智能风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