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发生极为普遍,尤其是南方稻区密植多肥的情况往往发生严重。
(一)水稻纹枯病症状
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也危害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互相融合成云纹状大斑,由下向上蔓延到上部叶鞘。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黄色,边缘呈暗褐色,潮湿时,病斑中部为灰绿色,边缘湿润状,病部可见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集结成菌核,借小量菌丝附着在病斑表面,易脱落。天气特别潮湿时,能产生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担孢子。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发展快时呈污绿色枯死。颈基部受害可造成软腐而倒伏。穗部受害则影响谷粒饱满,甚至形成白穗。
(二)水稻纹枯病病原
病原菌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sasakii),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其无性世代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初无色,老熟时呈浅褐色。菌丝的分枝与主枝成直角。分枝处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扇球形或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成暗褐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
担孢子在传病上作用不大。担子无色,倒棍棒形,担孢子无色,卵圆形。菌丝生长以30℃左右最适宜,侵染寄主的温度范围为23~35℃及相对湿度95%以上,1~2天内即可萌发,6~10天又可形成新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的生长,促使菌核形成。
我国台湾省报导:根据病菌对16个水稻品种致病性的差异,将300个菌株分为7个培养型和6个生理小种。江苏农科院根据培养型和致病力强弱的关系,把47个菌株分成3个培养型,没有正式划分为生理小种的报导。至于黑龙江省的病菌分化情况尚不清楚。
该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43个科263个种的植物,除水稻外还可侵染玉米、大麦、小麦、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几多种杂草。
(三)水稻纹枯病侵染环境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田间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落入土中大量菌核,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菌核的生活力极强,湖南农科院测定第二年菌核存活率为96%以上。东北经冬季酷寒后也仍有大部分菌核存活,插秧后菌核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温湿度适宜时,1~2天即可形成病斑。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蔓延扩展,2~5天即可上升一个叶位。抽穗前后10天为高峰期,形成的菌核脱落后,随水飘到稻株基部,萌发菌丝进行再侵染。
(四)水稻纹枯病发病和流行条件
1. 菌核基数
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或新开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区,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则发病重。但病情的继续发展,受稻丛小气候及水稻抗性的影响更大。
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病害。气温达20℃以上,田间湿度达90%开始发病,气温上升到28~32℃,相对湿度达97%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因此,夏秋高温高湿时间持续较长的年份,纹枯病发生一般较重。北方单季稻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3. 水肥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会降低水稻抗性,发病重,据调查,晒田期间的株间相对湿度为80%~90%,不晒田的则在92%~96%之间。株间湿度达90%以上,就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灌溉、适时晒填可以减轻发病。肥料对纹枯病的影响与稻瘟病相似。
4. 品种抗性
至今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感病程度有差异。一般矮杆阔叶型比高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
(五)水稻纹枯病防治
1. 消灭菌源
重病田灌水耙平时,用布网或细密的簸箕在田边打捞被风吹集在一起的浪渣,并将这种打捞出的浪渣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铲除田边杂草寄主,减少菌源。
2. 科学用水,适时晒田,合理施肥
这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 药剂防治
参考南方稻区的防治指标是分蘖末期发病率达5%,拔节到孕穗期达10%,孕穗期达15%~20%为防治适期。
井冈霉素和素克灵被认为是防治纹枯病最有效的药剂,井冈霉素每公顷用1500~1875g,加水900~1125㎏喷洒,残效期可达20天。江阴农药厂生产的20%担菌灵100~200倍液喷雾防效高达90%以上,多菌灵、托布津防纹枯病效果亦很好。湖南报导,用异稻瘟净防治已有抗性菌株产生,故应注意田间防效有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