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网络刮起“戒糖”风 专家提醒过度戒糖伤身

2018-11-10 17:37:22浏览:8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日,在网络上刮起一股戒糖的风气,有人说戒糖、戒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有利于美容和减肥,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不过对于戒糖一
近日,在网络上刮起一股戒糖的风气,有人说戒糖、戒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有利于美容和减肥,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不过对于“戒糖”一事专家却有不同的看法,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学专家徐超表示,戒糖只宜戒精制糖,过度戒糖得不偿失。 网络刮起“戒糖”风 专家提醒过度戒糖伤身   糖不能不吃   “除了酸奶我不吃甜的”“人没有糖,也可以正常生活,多吃糖还会得糖尿病”“自从戒糖后,每天都感觉自己的皮肤滑滑的,拍照都不用磨皮了”……在百度中输入“戒糖”,不仅能找到五花八门的戒糖食谱,还能看到不少网友关于戒糖的心得体会。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戒糖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戒糖戒的是什么糖?   徐超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而人体摄入糖有两个来源,一是精制糖的摄入,另外就是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网友分享的少吃甜食少喝饮料,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没要求不吃主食,如果为了戒糖而不吃主食反而适得其反。”徐超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热量的三大主要来源,糖类(碳水化合物)也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提供能量的方式。   如果为了戒糖,而彻底戒掉主食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是很不科学的。有的人可能会因此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甚至脱发、低血糖、昏迷,年轻女性也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的异常,这对人体内分泌来讲,伤害是巨大的。此外,突然戒糖又突然暴饮暴食,会导致体内胰岛不堪重负,血糖忽高忽低,易患上糖尿病。   可适当戒掉精制糖   徐超认为,健康的戒糖,要减少的只是精制糖的摄入,而不是拒绝一切碳水化合物食品。“生命所需的营养素,一种也不能少,甚至还要增加,才能促进脂肪的分解,维护美丽的肌肤,加强女性的魅力和活力。”   比起主食里的糖摄入量,含糖饮料与甜点里的精制糖才是摄入糖的主要来源。徐超建议,想要戒糖可不喝或少喝含糖饮品,用白开水代替饮料,减少精制糖的摄入。“精制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另外,可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建议少吃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食品。“烹饪过程也要少加糖,在外就餐时尽量少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徐超说,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戒糖食谱要因人而异,要在保持膳食结构平衡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摄入。”比起戒掉主食,徐超建议爱美人士可把主食换成豆类、粗粮和薯类,用淀粉豆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每日至少吃一餐粗粮,既健康又营养,还能达到戒糖的效果。   过度吃糖容易得糖尿病,但是过度戒糖也容易导致低血糖,这些极端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温饱不成问题,对糖类的需求不大,适当的戒糖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过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辽宁一女子雇人制作假酱油 获刑8个月

上一篇:

伊利潘刚谣言案宣判 造谣者被判处有期徒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