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草属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生少数黄色须根。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达70厘米,径1~2毫米,灰绿色,肋棱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列;中部以下多分枝,分枝常具2~5小枝。节节草化学防治难主要由其植物学特性决定,节节草地上植株尖而窄,着药面积小,较难防治。因此生产上主要用以下几种方式防除农田中节节草。
1.机械防治与合理的轮作:在节节草大量发生的地块,有效的方法就是机械防治如深翻或者秋翻地等,或者进行合理的作物轮作如水旱轮作等。
2.节节草化学防治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玉米田:在东北一年一熟且以玉米、大豆、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区域,在玉米3~5叶期可以用72%2,4-D丁酯每亩40~50毫升(或异辛酯)或者56%二甲四氯钠盐每亩60~70克。若在南方多种作物同时种植的区域的玉米田防治节节草需要注意药剂的漂移问题,可以选择无风天气,压低喷头,只能用二甲四氯。在玉米叶龄6叶以上时应该采用定向喷雾的方式,以避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棉花田:在棉花木质化后(一般株高30厘米以上),用25%氟磺胺草醚定向喷雾法防治节节草每亩用药70~100毫升,也可在药液配置时加入少量尿素等或者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同时可与精喹禾灵、盖草能、稳杀得等禾本科草药剂混用实现一次施药防治多种杂草的目的。
稻田:一般于稻田翻耕前、土壤干燥的情况下,选择晴天用10%草甘膦水剂200-300倍液喷雾,然后曝晒1-2天,施药后8小时内若下雨,应补喷;如果稻田已翻耕,则应等杂草萌发出新草后,在土壤干燥的情况下,用草甘膦喷雾,喷药后2-3天即可播插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