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夹竹桃喜欢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春夏生长季节,顶芽易遭到蚜虫危害。
夹竹桃蚜虫病形态特征: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分为:1、无翅孤雌蚜。体长2.3mm,宽1.2mm,呈卵圆形,虫体黄色,第八腹节有明显斑纹。体表有明显网纹。中额瘤隆起.顶端平。触角有瓦纹,为体长的2/3。腹管长筒形,尾片呈舌状,中部收缢,上有长曲毛11~14根。2、有翅孤雌蚜,体长2.1mm,宽1mm,长卵形;虫体头、胸呈黑色;触角为体长的3/4。腹部第2~4节有小缘瘤,腹管长圆筒形。
夹竹桃蚜虫病主要为害夹竹桃、黄花夹竹桃,以成、若蚜群集于嫩叶、嫩梢上吸食叶片内汁液,蚜虫常会盖满长10~15cm的夹竹桃嫩梢,致使叶片卷缩,花苗生长不良,严重时影响新梢生长,造成叶片僵化及茎干、叶片枯萎死亡、花形缩小或开花不正常。分泌的蜜露常粘盖叶面,尤以幼叶受害严重。同时蚜虫病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夹竹桃植株的正常生长。
发生规律:蚜虫病一年发生20余代,常以成若蚜在顶梢、嫩叶及芽腋隙缝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在原处繁殖扩大为害。蚜虫病害全年均可见,以5~6月间蚜虫发生数量最大,为虫害盛期。在同一植株上同时见到无翅孤雌成、若蚜和有翅孤雌蚜,每头雌蚜平均能产若蚜25~30头左右,当气温高时,蚜虫多密集生活在蔽荫处,在11月中下旬可见到越冬的无翅成、若蚜。该蚜在一年内有二次危害高峰期,即5~6月,9~10月。7~8月因温度过高和各种天敌的制约,造成病虫数量减少,危害也减轻。在气温20℃时,完成一代需7~8天。成蚜寿命15~21天。
防治方法:
1、成虫出现高峰期以虫网捕捉,减少蚜虫源。
2、在蚜虫产卵期摘除有卵叶片。
3、在危害盛期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烟?参碱乳油8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25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