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肥是以“肥”为主,“药”、“肥”结合的新型化肥品种。药肥合剂的研究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它克服了农药在使用中与化肥自然相遇相减的影响,将农田中两个操作步骤合二为一,可以节省劳力、时间和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农药和化肥均处于最佳施用期使用,能提高药效和肥效。目前,国外的药肥合剂已成为一个庞大的肥料工业分支,品种繁多,市场消费量日益增加。中国对药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不高,有待大力发展。
农药与化学肥料的混合,其剂型有团体和液体两类:前者主要是讲固体农药直接与固体化肥混合,或将液体农药喷洒在固体化肥的颗粒上,也可在化肥生产的后续工艺中加入农药混合制成颗粒;后者主要是将固体农药或液体农药混入液体的化肥中,如有的液面肥就是在农作物营养液中混合某种农药,通常不宜参入农药原液,可用水稀释配入后一起喷射。国内有的复合肥厂在多功能专用药肥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以下的几个关键工艺生产过程:
1 为避免农药与化肥之间发生不利反应,采取了氮、磷、钾三元素造料物料经烘干、冷却、筛分后,用SLH2型双螺旋锥形混合机进行药肥的混配,使农药与化肥之间混配均匀。
2 提高一次成球率,减少返料。当配方中氮、钾含量较高时,由于尿素、钾肥的成球性能差,一次成球率极低而造成大量返料。通过适量的粘结剂,母液增湿,提高成球物料湿度等措施,使成球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80%。
3 优化烘干工艺的工艺参数。找出湿度、进料、引风之间关系,使药肥中氮损失由原来2.1%下降到0.15%,水溶性磷从4.2%提高到4.8%以上。
为降低农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危险及减小农药的挥发性而导致农药的失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开发了包膜药肥,其生产工艺过程是:农药 化肥→搅拌混合→盘式造粒→膜处理成膜。目前,已生产总有效成分在30%左右,水分含量低于5%,抗压强度比一般混配复合肥大、膜内PH5、膜面PH6.5左右,粒径能仁义控制,含各种类型的农药,适用于水稻、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的农药肥料,其不足之处是工艺生产过程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起来难度较大,不易达到较完美的程度,其次在价格上也偏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