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生长调节剂应用

2018-11-19 21:40:23浏览:6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促使种子发芽  复硝酚钠  具有打破水稻种子休眠,促进发芽长根的作用 。用复硝酚钠3~4mg/L药液,早稻浸48h,中稻、
  一、促使种子发芽

  复硝酚钠

  具有打破水稻种子休眠,促进发芽长根的作用 。用复硝酚钠3~4mg/L药液,早稻浸48h,中稻、晚稻浸24h,即可催芽播种 。 早稻种子用复硝酚钠浸种处理,可促使种子发芽早、芽粗壮,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和培育壮秧。

  使用须注意:必须按规定浓度使用,若浓度过大,则抑制生长,可与其他种子处理杀菌剂混合使用。

  二、防止秧苗徒长

  1、多效唑

  多效唑对连作晩稻秧苗具有延缓生长的速度,控制茎叶伸长,防止徒长,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分蘖,增强光合作用,有利培育多蘖壮秧,能加大秧龄弹性,防止秧苗移栽后“败苗”等功能。主要适用于连作晩稻秧田,掌握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300mg/L 药液喷雾,可以增加分蘖、控制高度。

  据试验,多效唑300mg/L处理的连作晩稻秧苗平均高度为31. 4cm,为对照的70%~75%,控长率达21.7%,单株带蘖数0.97个,比对照0.34个增加1.85倍,同时,秧苗表现根系旺、白根多、发根力强,秧苗素质明显改善,并兼有一定的除草和防病作用 。

  2、乙烯利

  在连作晩稻秧苗生长期, 由于播种量大,气温高,生长速度快,植物普遍细长。 适时喷施乙烯利溶液后,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著。

  用乙烯利250~500mg/L药液喷雾,每667㎡喷50kg,在秧苗四叶期、六叶期各喷1次。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使用浓度,选择气温20~30℃的晴天喷施,遇碱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三、提高水稻结实率

  1、细胞分裂素

  水稻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后,能提高成穂率7%左右,每穗实粒数增加1.8%,秕谷率减少8%,单产增加一至两成 。早稻于孕期初期和孕穂末期各喷施细胞分裂素10~20mg/L,每667㎡喷药液50kg,晚稻宜在破口期的初期、中期各喷雾1次, 以5~10mg/L药液喷雾为宜。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使用浓度,喷雾期间,晴天宜在下午4~5点后喷雾,阴天可全天喷施 。

  2、赤霉素

  常规水稻喷施赤霉素后,能提高分蘖穂的植株高度,促进稻穂整齐度,增加后期分蘖成穂,提高结实率,减少小穂部分在收割点脱落损耗 。在早稻、连作晚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抽穂60%~70%时喷施为宜。 解决“翘稻头”,应在第一次寒露风过后,气温回升时喷施,每667 ㎡用85%赤霉素1~1.5g,对水50kg喷雾。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使用适期和用量,过早、过量都易引起稻株过高而倒伏。

  3、复硝酚钠

  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和大田期使用复硝酚钠,具有迅速恢复生长能力,提高抽穂整齐度和结实率 。水稻田秧苗移栽前4-5d喷施一次,孕穂期和齐穂期各喷施1次,适用浓度按复硝酚钠4-6mg/L药液,每次每667㎡喷施50kg液为宜。杂交制种田可在喷施赤霉素的同时,混用复硝酚钠3mg/L的药液 。

  四、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赤霉素

  制种田母本(不育系)生理特性包颈严重,喷施赤霉素后,柱头外露率可达95%左右,剑叶角度明显增大,比对照增大 18°-20°,使穂部明显托出叶层,从而增加授粉几率 。 因此,具有解決包茎,调节父母本株高比和花期相遇的几率,提高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作用。

  五、其他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1、赤霉素、KT、萘乙酸(钠)

  秧苗移栽前喷施赤霉素、KT、萘乙酸(钠)等生长促进剂,有助于本田返青活棵,促进本田分蘖早生快发,早成穂,颖花分化提前,可增穂增粒而增产 。

  2、胺鲜酯

  低温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在我国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 。水稻受低温伤害后幼苗存活率很低,幼苗的存活率是衡量水稻群体抗低温冷害最基本的指标之一。试验结果表明,用10mg/L胺鲜酯浸种的水稻幼苗在低温伤害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 说明胺鲜酯可增强水稻群体的抗低温能力,这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是一致的。

  3、KT-30

  试验以0.1-4mg/L新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KT-30溶液处理水稻离体叶片,研究KT-30对水稻离体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1mg/LKT-30能减缓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降解速度,提高CAT及SOD的活性,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同时,试验证明KT-30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明显好于6一苄氨基嘌呤 。

  4、萘乙酸(钠)

  萘乙酸(钠)在1~2mg/L范围内可促进水稻根的生长和有利于不定根的发育,超过10mg/L则明显抑制根的生长,在10mg/L以下范围内对水稻芽的生长影响较小,当≥100mg/L时则明显抑制芽的生长,表明芽对萘乙酸(钠)相对不敏感。

  备注:因各地的土壤、水肥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具体的作物上请选择科学的使用方法。另外,广大的农业种植者不管使用任何农药请按照标签说明并在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在桃树上的应用

上一篇:

叶面肥正确使用方法和浓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