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之后,天气转暖,是小麦病虫害多发季节,
山东省植保总站近日下发紧急通知,安排部署小麦黄花叶病和“小麦根茎草螟”查治工作。
小麦黄花叶病和“小麦根茎草螟”为近年新发病虫。其中,小麦黄花叶病在泰安、临沂等市发生较重,发病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90%以上,个别地块造成毁种,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小麦根茎草螟”为莱州市新发现的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害虫,去年发生6000多亩,严重地块平均每墩小麦有幼虫5-20头,虽经紧急防治,今年危害面积仍在扩大。小麦受到为害后,可导致茎秆断开,麦苗萎蔫枯死,形成缺苗断垄,为害症状与常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易混淆。
由于是新发病虫,缺乏必要的发生规律、流行因素等基础研究和明确有效的防治技术,甚至“小麦根茎草螟”的名字都是山东省的暂定名,农民和技术人员均缺乏防治经验。因此,山东省植保总站要求各地要针对两种病虫发生情况,参考类似病虫的防治技术,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有效技术方案,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指导,科学组织防治,保证防治效果,确保夏粮生产安全。小麦黄花叶病在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一般就不再显症,病田喷施百菌清等杀菌剂可一定减轻其发生程度。另据初步试验,48%毒死蜱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喷施小麦茎基部对“小麦根茎草螟”防效较好。
“小麦根茎草螟” 危害症状及幼虫形态特征
1、危害症状 受害小麦茎基部或叶片呈孔洞状,拔出麦苗仔细察看,小麦茎基部有新鲜孔洞状伤口,可仅为表层叶鞘受损,或出现空洞,乃至整个茎株出现缺刻,一般在孔洞周围可查见幼虫。上部叶片伤口则为多个成排形成孔洞,孔洞周边组织已经发黄枯死,田间呈现缺苗断垅状。
2、幼虫形态特症
幼虫:进入夏滞育前体长为12~14mm,体色淡红色,头与前胸盾为黑褐色。体上毛片为褐色,腹部背面,每节有毛片6个,前排4个,后排2个,前排中部2个毛片扁圆形,向后逐渐变圆,两侧2个为圆形;后排毛片为长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