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食品安全,总离不开蔬菜的农药残留。农贸市场所售蔬菜农药残留的抽检,往往由市场管理方负责,这种检测机制难免让人产生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联想。怎么让检测机制更透明,让老百姓更放心,防止“胳膊肘往里拐”的黑箱操作?余杭区有一家农贸市场的做法是,聘请社区居民等组成的社会监督员。每天,由社会监督员到菜场里采集蔬菜样品,然后在社会监督员的监督下,由市场里的农药残留检测员当场检测。这种监督机制赢得市民的广泛好评,现在整个余杭区都将推广这一做法。
——社区党员组成农药残留监督岗,每天早上到菜场监督农药残留检测——
余杭区有一个庙东农贸市场,上世纪80年代建立,至今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市场设施一般,屋顶还是那种透明的大棚,但生意很好,许多居民甚至舍近求远来这里买菜。
“我就喜欢逛这家市场,这儿有社区里的人帮忙监督农药残留的,东西好又不贵。”一位正在买菜的老奶奶说。
老奶奶所说的社区监督指的是市场里的一个“食品安全监测服务岗”,由40位住在附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组成,每天早上6点45分到8点,他们会轮流到市场里监督市场人员抽检农副产品样本。
“这里每个摊位都被抽到过,每次每个摊位都会被抽检两样东西,蔬菜查得比较多。其实本来市场的工作人员也会查的,但是老百姓帮忙查嘛,别的老百姓更放心,也更相信。”一位蔬菜摊的摊主说。当问及她有没有被查到过不合格蔬菜时,她老实又不好意思地指了指韭菜。
庙东市场增设的这个监测服务岗工作步骤是这样的:先由社会监督员任意抽样,然后由市场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来发现农药残留不合格,就监督摊位下架销毁。同时还要溯源。如果发现别的摊位和问题摊位进货渠道一样,那么这家摊位的蔬菜还得再检测一次,不合格的话全部下架销毁。同时,将不合格的摊位号和不合格蔬菜品种,在市场布告栏上公示。如果合格,也会公示。
从去年3月份至今,服务岗每天平均要检测20批次的农副产品。今年至今共检测了4657个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19个,共销毁农副产品48公斤。
——余杭区在全区推广“庙东经验”,12支社会监督员队伍主要由社区居民组成——
“庙东市场在整个余杭区都算是老的,马上就要重修了,不过它的口碑一直很好,所以我们决定把它的这个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余杭区食安办主任、区药监局局长赵杏文说。
今年6月13日,余杭区食安办在《城乡导报》上登了一整版的招募广告,向全区招募70名社会监督员,主要负责区内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督,及其他食品药品的状况监督。报名要求很简单——余杭区范围内18—65周岁的市民,身心健康、热心公益者,均可报名。
招募广告登出来以后,报名非常踊跃,有数百人报告,最后食安办选定了一支由社区居民、专业人员、退休人员、党员干部、媒体人士和从业人员等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队伍。
“目前全区已经有12支社会监督员队伍,为了增强影响力,他们有专门的着装、证件和标识,接下去,还要由省食安办的专家进行统一的上岗培训。”
——食安办专家教你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对付农药残留,杭州市目前主要设立有两大检测关。
第一关设在余杭区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杭州主城区80%的农副产品来自于该中心,他们对进来的蔬菜实行全检制,来一批抽查一批,今年截至目前日均检测蔬菜量达1346个批次,合格率为99.92%,销毁不合格蔬菜1567批次,销毁量达789.68吨。
第二关就是农贸市场。杭州市区140家农贸市场,全部设有食品安全检测室,主要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及腌制品等的亚硝酸钠、二氧化硫添加剂等。杭州市工商局市场处的方德新处长说,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各农贸市场共检测农副产品6900多个批次,销毁21.6吨,销毁的多为有农残的蔬菜或添加剂超标的腌制品。
“尽管已经有两道检测关把守,但是为了避免农残伤害,建议市民们自己也要把好清洗关。”余杭区食安办副主任张玮推荐了4种去除果蔬残留农药的方法:
1、去皮法: 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2、水洗浸泡法: 先用清水洗干净后再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这是最有效的去除农药的方法。
浸泡可以用清水,也可以添加果蔬清洗剂——果蔬清洗剂可以增加农药的溶出,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2~3遍。
还可以用碱水浸泡,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用碱水泡是有效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碱水可以自己配——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克~10克,浸泡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储存法: 空气中的氧和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最好存放15天以上再吃。尽量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4、加热法: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快速分解。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都可以用加热法,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煮2~5分钟后捞出,最后再用清水冲洗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