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比芝麻还小的灰飞虱,究竟有没有携带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在10毫克专用试剂作用下,很快就能“诊断”出来,一旦颜色变紫,立刻就能被判定为带毒体。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今年水稻灰飞虱带毒率的一幕,其操作过程精细得像绣花。这几天,各地纷纷把虫害样本送到农科所测定带毒率,因为再过一个多月,水稻就要开始育秧,要及早制定虫害防治方案。据介绍,通过这样的生物测定方法,近三年中,“植物医生”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挽回稻谷经济损失3亿元,“虫口夺粮”近2亿公斤。
近年来,植物虫害发生频繁。据太湖农科所现代农艺研究室主任张青介绍,随着气候条件等变化,以及农业栽培方式、植物品种等的多样化,虫害发生也越来越复杂。绿化地上曾经出现成片草坪被虫害“剃光头”;在设施大棚里,一星期就能繁殖一代的烟粉虱能通吃每一种蔬菜;在水稻上,条纹叶枯病、两迁害虫近几年也出现较多。
张青说,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这种病毒就像SARS一样,传播快,危害性极大。发生严重时,成片的水稻有可能绝收,正常情况下也要减产30%到40%。 ”因此,老百姓曾把条纹叶枯病称作“水稻癌症”。两迁害虫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影响也很大,民间的说法是:“叶子白一白,产量少一百。 ”
“有虫害,老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打药。 ”张青说。但如果防治不适时或者药打得不对,不仅不能缓解虫害,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甚至使稻谷带来农药残留;如果不防不治,水稻产量就难以保证。数量和质量安全如何兼顾?“这就要让‘植物医生’在诊断虫害发生程度后,开出科学合理的‘方子’。 ”
据介绍,太湖农科所联合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已研究了5年。“就像消防队员一样,技术员的研究只能追着虫害的变异跑!”有关研究员说。 5月份,新一轮水稻育秧将开始,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没有特效药可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因此,带毒率是制定今年防治方案的关键参考数据。
张青介绍,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植保部门针对条纹叶枯病主要推广了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在机插秧育秧中覆盖无纺布阻隔虫害、鼓励推迟播栽期、适度轻型栽培、适时采用药剂防除等方法。近3年中,“植物医生”开出的类似“方子”已应用在400多万亩水稻上,直接挽回稻谷产量近2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