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会对检出农残与农残超标存在混淆,这里要做一些解释,可以说即使100%检出有农残情况,但只要不超标就是安全的。根据现代毒理学理论,任何物质是否具有毒性都取决于它的摄入剂量。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中都使用农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真正属于有机农业(完全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农产品只占总量的3%~5%,也就是世界上95%~97%的农产品都有农残,因此,衡量食用农产品的关键不是看是否有农药残留,而是看农残超标与否。
也就是说,如果把眼睛盯着农残说事,很可能就会出现误读和误导。
比如,2012年4月,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其所调查的9家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该报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对中国茶叶的市场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对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表声明表示,他们对照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后发现,这份报告中检测的茶叶样品,对照现有的指标规定,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很显然,上述环保组织的报告的最大问题是概念混淆,即把“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混同起来。事实上,检测出农残不等于就一定会有危害,而只有农残超标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不过,这次检测的确有令人担忧的地方,本次检测出农药残留种类高于5个的样品有21个,其中有2个样品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甚至高达10种。一种样品检出数种农药残留,这是一种普遍存在却有很大安全隐患事实。茶农同时使用几种农药可能出于两种考虑:一是担心害虫产生抗药性,就变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增加杀灭虫害的效力;二是同时使用多种功能近似的农药,量都不大,因而不会出现单一农药残留检测超标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中,只有单一农药残留限量规定,而没有对同时使用多种农药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这就给茶农规避农残超标问题留下了空间。
事实上,不仅我国,其他国家在农残检测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英国,其农药残留委员会所做的每次检测一种农药的工作都是相当彻底的,但是检测没有涵盖全部要素,他们对农药混合的影响知之甚少。监管机构绕过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么做多此一举。但是一些农药专家却持相反观点:几种不同化学品混合在一起给身体带来的影响要比把各种农药的影响叠加起来大得多。这种影响是我们健康的潜在杀手。由于对各种农药混合在一起时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鸡尾酒效应”缺乏相应的研究,国家在制定农残标准时也就无据可循,于是留下了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空白。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茶叶农残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如何监管农残超标问题及开展针对农药“鸡尾酒效应”的研究。我们知道,现在的茶叶种植基本都是分散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难以对质量进行控制,茶农农药使用情况也不好管。看来,茶叶种植生产模式和产业链急需做出根本改变,从而实现集约化的种植和生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加强监管,遏制农残超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