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紫秆病病原分析
水稻紫秆病又称褐鞘病、紫鞘病、锈秆黄叶病,广东湛江、茂名农民俗称为“黑骨”,台湾称之为“水稻不捻症”。此病1971年由笔者首次发现并报道。此后广西、台湾、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湖北及江西等省(区)相继有报道。在国外,菲律宾、印度等国家1977年亦有此病发生为害的报道。此病引致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一般可减产10~20%,甚者可达40~50%以上。
病原与侵染特点 病原为真菌半知菌类尾孢属。
水稻紫秆病的病原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上越冬,病稻草还田成了该病的最初侵染源。病菌萌发适宜温度为25~28℃,对温度的抵抗能力强。江西吉安地区发现,苗期就可感病,但在孕穗以前仅下部叶片发病。病情发展较慢,抽穗期间开始向上部蔓延,个别叶鞘变紫色,灌浆期病情发展快,剑叶鞘、穗颈普遍变紫色,导致剑叶早枯,没有光泽。水稻孕穗盛期如阴雨多,日照少,湿度高,气温偏低,利于发病。病菌从水稻气孔中侵入,顺着叶脉方向发展,引起狭窄条斑。品种间有差异,杂交品种比常规稻较感病。田边发病轻重,与水稻营养关系很大,磷钾肥不足时特别容易发病。至目前为止,对该病的病原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稻跗线蹒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