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药害的产生及诊断
农药的药害是指使用农药方法不当和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而引起农作物或种子发生不正常的生长发育、生理症状或造成其产品质量下降等,如落叶、落果、灼伤等。从药害症状表现时间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施药后10天内所表现的斑点、失绿、落花、落果等症状,称为急性药害;施药后数10天以后出现的黄化、畸形、小果、劣果等症状,称为慢性药害。
一、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
除错用、乱用药引起药害以外,还有下列主要因素诱发药害的产生:
(1)药剂性质:一般讲,抗生素类和仿生农药不易产生药害,如鱼藤精、阿维菌素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无机药剂不如有机药剂安全;油剂、乳剂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次之,乳粉及颗粒剂比较安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易引起药害。
(2)作物耐药力:不同作物对农药表现敏感性和耐药力的强弱不同。如敌百虫普遍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虫害,而对高梁很敏感,易产生药害。
(3)不同的的生育阶段,农作物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说,幼苗期、孕穗期、开花期等生育期和幼嫩组织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
(4)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和形态构造:一般蜡质层厚、茸毛多、细胞壁厚、气孔少的耐药力强,反之则反;
(5)环境条件:一般温度高、光照强时易产生药害,蔬菜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易发生药害。
二、诊断农药药害
针对作物产生的药害,由于病害因素、缺肥因素及作物生理障碍等因素的存在,从而使鉴别的难度增大。遇到药害后,作物生长异常的,诊断诮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物出现的异常症状是否是在施药后期内发生的,应核 实所用的农药品种、使用时期、用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第二,调查邻近同一种作物田块是否不相同的异常症状,以排除非药害因素。第三,熟悉作物病害、药害和营养缺乏的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注意加以区别。第四,利用生物培养法和解剖法,检查作物出现异常症状部位,有无病原菌存在的作物组织细胞的变化。这是比较精确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