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形式非常严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隐患非常的突出,土壤的酸化以及有机质下降等问题已经对农业中的农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让土壤污染修复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土壤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治,我国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可以切实的推进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
土壤污染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以171票赞成,全票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污染土壤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依照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张桂龙在会上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部法律就是为了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的一部法律。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有很大的不同,一是隐蔽性,大气和水的污染都比较直观,人体感官都可以感受到,但是土壤污染必须通过仪器设备采样检测才可以感知。二是滞后性,土壤里面有污染物,不会很快就显现。国际上的经验,都要经过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三是累积性,长年累月的污染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起作用。此外,成因也不一样,除了人为的排放之外,大气沉降、土壤本身的背景值比较高,都会使土壤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升高。所以急需制定这么一部法律。
土壤污染 张桂龙还提出,“我们国家以前的法律里面,环保法也好,其他的法律也好,对防治土壤污染也提了一些要求,但是这些要求还是比较原则、分散,侧重于预防,土壤里面已经存在的污染怎么治理,还需要规范,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治理土壤污染。”这部法律的制定意义很重大,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二是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三是为我们国家开展土壤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法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