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棚室番茄灰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8-11-21 19:26:41浏览:9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随着冬季温室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番茄栽培面积逐步的扩大,成为主栽蔬菜品种之一,一般的667平方米产量过万斤以上
   随着冬季温室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番茄栽培面积逐步的扩大,成为主栽蔬菜品种之一,一般的667平方米产量过万斤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由于是反季节栽培,给番茄灰霉病发生创造了低温、高湿、弱光的条件,加上多年的重茬连作,病菌大量的积累侵染危害,灰霉病已成为温室栽培番茄的一大病害,发病率达30%~50%,严重的影响产品质量。田间实践,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下边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做下总结。

  
   【症状与发病条件】

  该病茵可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但主要危害果实。危害叶片多从叶尖端开始,病斑“V’字形向内扩展,初期水浸状,浅褐色,具有深浅相间轮纹,后期叶片病斑褪绿,表面产生灰色霉层叶片枯死。果实受害,主要危害青果,先侵染残留的花和花托,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密生灰色的霉层,病斑一般达扣5厘米左右,个别的可危害半个果实,病果脱落。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抱菌侵染所致的真菌性病害。当温室内温度达到15℃,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温度在m~25℃,相对湿度95%以上病害大流行。因此,温室栽培番茄遇低温高湿,通风不良,栽培过密,前期枝、叶茂盛,很容易使灰霉病的发生。

  【防治】

  菜农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长期存在单一用药的习惯,使灰霉病对速克灵对卜海因杀菌剂逐步产生抗药性,达不到防治目的。只有利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1 选用抗病品种:适应锦州地区栽培番前品种有:402、宝冠、佳粉15、辽杂1号二号、毛粉802等。

  2 种子消毒:用50-55℃温水浸种10~15分钟,要不断的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待水温冷却到28~30℃时,放在25~28℃的恒温处催芽。

  3 起垄覆膜定植:起垄定植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番茄根系发达,又避免因浇水湿度大而引起沤根死苗。覆地膜有利于保持或提升土壤温度,可隔断因土壤水分蒸发而增大棚室内湿度和膜面结露等不良生态环境。

  4 在膜下浇水24小时后,棚室内相对湿度仅达82%~85%,如果满沟浇明水24小时后,棚室内相对湿度高达95%~100%,不但对灰霉病发生十分有利,对其它喜湿病害也极为有利。

  5 生态防治:开花结果期,棚室内白天温度控制22-28℃,夜间10-12℃。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15天左右才可产生抱子,其孢子萌发率为0;如果相对湿度在95%以上,灰霉病菌3-4天可大量产孢,48小时孢子萌发率达100%。由此可见,降湿防病效果非常明显。

  6 药剂防治:要抓住番前灰霉病最佳防治时期,因为开败的花朵是灰霉病菌侵入繁殖的天然培养基,侵害果实引起腐烂。所以要抓住此时机,配合上述的防治措施,再利用高效、低毒的有效药剂进行防治。首次用药在第一穗果开花期,结合用防落素喷花,在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等防治灰霉病的药剂,直接对准雌花喷雾,即防止落花落果,又能防治灰霉病的发生。第二次用药是在花败坐果膨大期,为不增加棚室内湿度,应选用防治灰霉病的烟雾剂,在初见发病时,于傍晚封闭好棚室,10延长米放50克(一小包),从外向里放好药包,然后从里向外点燃。1小时后可放风换气,10~15天施放一次。在昼夜通风时,发现灰霉病发生,可用65%甲霉灵600倍液喷雾,7天喷一次,连用2一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如果有什么疑问,可至山村网查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预防茄果类蔬菜早衰

上一篇:

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