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涂店村村民涂桑田站在稻谷堆上,把稻谷高高扬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是‘稻虾共作’第一年,稻子就收获了10多万公斤,龙虾也收获颇丰。”涂桑田对记者说,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稻虾共作”,不但自己收入可观,还带领17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路,这让他干劲十足。
涂桑田的爱人查看龙虾生长情况
“稻虾共作”效益可观
大林镇地处淮河岸边,自古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达10万亩。随着小龙虾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在北京、上海做了20年生意的涂桑田去年回到家乡流转土地上百亩,成了村里“稻虾共作”第一人。
通过实验,涂桑田发现,小龙虾能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水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二者可谓相得益彰。在小龙虾生长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农药,从而实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这样产出的米更香甜、质量更安全,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
“稻田养虾,本小利大。”涂桑田每当说起稻田效益来都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据他介绍,由于是无公害种养,小龙虾今年卖到20多元一公斤,同时,产出的稻米由于品质好,价格也高,亩产综合收入在5000元以上。
“稻虾共作”效益相当可观,也激发了当地农民以“稻虾共作”模式种养殖的积极性,吸引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生态米将成金字招牌
“稻虾米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该镇镇长朱超贤说,小龙虾对农药化肥极为敏感,必须采用生物绿色防控方式。为了让农民更“保险”,他们去外地进行了考察,感到“稻虾共作”适宜在大林推广,因为大林水稻种植面积非常大,“稻虾共作”做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目前,该镇已发展“稻虾共作”稻田2000多亩。当地政府正以推广“稻虾共作”为契机,对大米品牌化进行包装,不久稻虾生态米将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大林镇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