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类灰霉病
【病害名称】:甘蓝类灰霉病
【症状特征】:甘蓝类的灰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幼苗病部呈水浸状腐烂,上有浓密的灰褐色霉层。成株期染病,大多先从近地面的叶片上发生,开始为水浸状,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现褐色到红褐色。病株茎基部腐烂后,可引起上部茎叶凋萎,且从下向上扩展,或从外叶向内层叶片扩展,造成结球叶片腐烂,其上常产生黑色小菌核。贮藏期染病,引起水浸状软腐,病部遍生黑霉,也产生小的近圆形菌核。
【发生特点】:病原真菌发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长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气温偏低,湿度大,易流行。植株病度大,管理不及时,会加快此病的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控制浇水,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浇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进行。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销毁。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可选用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