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甘蓝黑斑病

2018-11-21 21:22:51浏览:46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采种株。一般多是外叶或叶球外层叶发病,初时产生黑色小斑点,迅速扩展后形成直径5~20毫
甘蓝黑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采种株。一般多是外叶或叶球外层叶发病,初时产生黑色小斑点,迅速扩展后形成直径5~20毫米,甚至更大的灰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近圆形病斑。高湿条件下有明显轮纹,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多而明显的黑色霉状物。发病重时,叶上病斑多或病斑汇合成大斑,致使叶片黄枯,高湿条件下叶片湿腐。叶柄上病斑长条形,具有黑色霉状物。采种株发病,叶、茎、花梗、种荚均可发病。茎与花梗上病斑椭圆形,黑褐色。种荚上病斑近圆形,黑褐色,具轮纹,结实少或种子瘦瘪。
   
【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icola(Schweinitz)Wilts.异名A.oleracea Milbrath 称甘蓝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留种株上及种子表面越冬。越冬病菌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为害。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多数由气孔侵入,也有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的能力,经5~7天潜育期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反复进行再侵染。病菌在10—35摄氏度都能生长发育,但常要求较低的温度,适温为17摄氏度,需要有75%~85%相对湿度,叶面有水滴对发病更有利。一般在甘蓝生长中后期,遇连阴雨天气,或肥力不足,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使用无病种子。一般种子可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5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 ②农业措施: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轮作。增施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避免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雨后排水。清洁田园。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甘蓝花叶病毒病

上一篇: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