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羽衣甘蓝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1 21:35:26浏览:1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在羽衣甘蓝科研、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蓝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称黑根病。种植过程中羽衣甘蓝苗期立枯病的防
   在羽衣甘蓝科研、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立枯病是羽衣甘蓝苗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又称黑根病。种植过程中羽衣甘蓝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羽衣甘蓝苗期
  病原
  病原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具隔,直径8至12微米,分枝基部变细,分枝处往往成直角。菌核不定形,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圆形,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
  症状
  主要在苗期为害羽衣甘蓝,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缢缩和变灰白(黑),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初期叶、根系较正常,植株感病数天后即见叶萎蔫,干枯(青枯),继而植株死亡。定植后受害较轻,极少量植株继续死亡,一般停止扩展。此外,该病还表现为猝倒状或叶腐。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4℃左右,最高40℃至42℃,最低13℃至15 ℃。
  防治方法
  1、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如冬春系列羽衣甘蓝新品种。
  2、苗床选择2-3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田块。
  3、苗床营养土处理:用五福合剂或3.2%恶甲水剂,每平方米取9至10克,混入3至4公斤细土中拌匀,播前把药土的1/3撒在浇过水的畦面上,播后再将余下的2/3药土覆在种子上,做到上覆下垫,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4、播种不宜过密,覆土不宜过厚。
  5、加强苗床管理,夏秋季高温时期采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这样既防虫害又遮阳降温与通风。水分补充宜少量多次,浇水后注意通风换气。
  6、使用充分腐熟肥料。
  7、药剂防治: 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如国光根灵)800-1000倍液 ,用药时尽量采用浇灌法,让药液基础到受损的根茎部位,根据病情,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对于根系受损严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调节剂使用,恢复效果更佳。
  8、种植结束,清洁田园,以免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农具、器皿(盆钵)以及土壤中成为侵染源。
  9、再次使用的营养钵可采用75%百菌清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处理。
  以上就是羽衣甘蓝苗期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阅读了此文章的用户还查看了甘蓝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甘蓝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甘蓝黑腐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