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也称“烂疙瘩”、“脱帮子”,全国普遍发生,所有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受害,尤以白菜和包心菜发生严重。如何防治白菜软腐病?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
危害症状
植株田间一般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常见症状是在植株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水渍状,后变灰褐色腐烂,病叶瘫倒露出叶球,俗称“脱帮子”,并伴有恶臭;另一常见的症状是病菌先从菜心基部开始侵入引起发病,而植株外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黄色粘液,病株用手一抓拎起,俗称“烂疙瘩”,湿度大时腐烂并发出恶臭。
发生特点
该病由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侵染所致。病菌越冬场所广泛,可在田间病株,包括带病的其他作物和杂草、贮藏窖内留种菜株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堆肥,以及传播此病的昆虫体内越冬,但在脱离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由于软腐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大部分地区病菌可以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危害,直到秋季危害大白菜。条件适宜时,病菌大量繁殖,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跳甲、小菜蛾)传播。病菌可从生长期中的幼根侵入,后进入导管潜伏侵染。通常情况下,潜伏侵染可持续整个生长期,只有当环境条件不适宜大白菜生长时,潜伏侵染才转化为侵染状态。在寄主发病过程中,病菌先破坏寄主维管束细胞壁,然后进入薄壁细胞扩展危害。此外,病菌也能通过伤口如自然裂口、机械伤口、病痕和虫伤口侵入危害。
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5~30℃,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小时,大部分死亡,因此,多雨、田间积水,不利于蔬菜植株根系生长发育,使植株抗病性下降,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前茬作物为软腐病菌的寄主植物,且收获后未经翻耕曝晒,清理病残株,病菌积累多,发病重。贮藏窖CO2浓度过多,缺氧,温度高,湿度大,易引起烂窖。
防治要点
①选用适宜本地种植丰产优质抗病品种。
②轮作:尽可能选择前茬为大小麦、水稻和豆类作物,避免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蔬菜连作;提前2~3周深翻晒垄,清理病残体。
③适期晚播,高垄栽培,增施有机栏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④及时防治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害虫危害引起的伤口,同时避免田间操作造成伤口传播。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8%菌克毒克水剂800~1 0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75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 350倍液,或50%代森铵1 000倍液淋喷或灌根,每隔5~7天喷药1次,连续3~4次。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近地表处。最后一次喷药至收获严格根据有关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进行。
防治白菜软腐病,要积极综合防治,效果才会更好。以上的防治方法,大家都记清了没有?更多病虫害防治技巧,请访问病虫害防治专栏。